3月的蘇州,春意漸濃,在美麗的金雞湖畔,2025蘇州馬拉松如約而至。賽場上,選手們你追我趕,表現出奮力拼搏的精神面貌;賽場下,沿途的AI攝像頭為跑者們生成專屬短視頻,彰顯了人工智能的科技魅力。
對于蘇州來說,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展示城市魅力和科技實力的重要窗口。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在這條未來產業新賽道上,熱愛奔跑、善于奔跑的蘇州,早已開啟了一場“馬拉松”。
俯瞰蘇州工業園區,東方之門矗立金雞湖邊 蘇州工業園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搶抓先機藍圖,贏在“起跑線”
在首屆蘇州全球招商大會上,現場曾重點推介了十條產業新賽道,廣邀人才共享蘇州發展的新機遇、新空間,人工智能便是其中之一。
在這條賽道上,蘇州搶抓先機藍圖,是妥妥的先行探路者。
早在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就率先發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成為國內第一個明確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制定系統產業規劃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前瞻性布局,為蘇州的“起跑”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年后,蘇州市政府發布了《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表示要整合優質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把蘇州打造成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高地。此次規劃為蘇州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不難看出這座城市想要“領跑”的雄心壯志。
2021年科技部正式發文,支持蘇州建設國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三年之后,蘇州正式獲批建設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先導區,成為江蘇省唯一獲科技部、工信部兩部門同時戰略部署的城市。
在“穩”與“進”的良性互動中,蘇州一步一個腳印。機遇之下,AI+文旅、智能網聯、先進計算、具身智能……十大板塊在發展的浪潮中乘勢而上,你追我趕,各具特色,通過差異化定位,讓全市人工智能產業開花結果。
跑起來就有風。數據顯示,2024年,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實現營收2362億元,增長超20%。在《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中,蘇州排名全國第五,用實力跑進了全國第一梯隊。
目前,蘇州已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近700家。其中,上市企業32家、全球獨角獸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8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77家,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超2100家,構建了從科創型中小企業到行業龍頭的完整企業梯度體系,初步形成涵蓋人工智能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如今,蘇州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從“起跑”邁向了“加速跑”的關鍵時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后勁。
航拍蘇州 蘇州工業園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助力全球領先,企業“加速跑”
2025年開局,面對新的階段性挑戰,應該如何“加速跑”?
蘇州這樣做:在2月14日,舉行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立下誓言,吹響號角,全面推動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努力建設“人工智能+”城市,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當天大會上,《蘇州市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若干措施》《蘇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發展的若干措施》相繼發布,單項支持、項目資助最高均達到了1億元;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實驗室、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等一批平臺配套亮相、啟用。
樂聚人形機器人生產現場 圖片來源: 2025年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主辦方
“在人工智能領域,蘇州擁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敝袊茖W院院士鄂維南如是說。得益于得天獨厚的硬科技產業集聚基礎與豐富的應用場景加持,在把握新一輪發展“窗口期”上,扎根蘇州的企業也正以敏銳而堅定的姿態加速“狂飆”。
當下,具身智能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作為國內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蘇州吳江的樂聚機器人率先在2024年底就啟動了江蘇省首條人形機器人產線。
樂聚人形機器人交付至蘇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展示館
自2022年落戶蘇州以來,樂聚機器人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相繼推出醫院物流機器人、高動態仿人機器人等研究成果,發布了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夸父”,并在工業制造、商業服務、科研教育3大場景完成批量交付,助推蘇州擁抱“人工智能+”新浪潮。
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長,同樣印證了蘇州向“智造之城”的加速轉型。自2008年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以來,憑借對話式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創新,思必馳實現了原始技術創新和垂直化場景落地同頻共振。大模型正引領新一輪人工智能變革,前不久,思必馳正式接入DeepSeek-R1 671B模型,在智能汽車和智慧辦公場景實現落地應用,進一步激發垂域應用的智能化潛力。
在新形勢新挑戰下,優質企業的“加速跑”,正為這座城市源源不斷注入“AI”因子,使其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換位跑一次”行動讓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圖片來源:相城區委組織部
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換位跑”
“蘇州乃至江蘇的產業土壤非常有厚度,能夠很好地孕育像思必馳這樣的技術創新型公司。”前不久,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高始興這樣評價道。
深厚的產業發展土壤,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回看來時路,蘇州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瞻布局,好似一場精心策劃的“馬拉松”。而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正如選手們在賽道上需要良好的賽道環境、充足的補給支持一樣,是為了讓企業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支持與呵護,從而更好地發展壯大。
為此,新春伊始,蘇州啟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換位跑一次”行動,黨員干部化身企業辦事員、項目代辦員,沉浸式體驗轄區業務辦理流程和公共服務質量,從而推動流程再優化、服務再提速。簡單地說,就是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省時間、少折騰。
“換位跑一次”覆蓋惠企便民、政務服務等多個領域。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推動惠企便民政策落地;便民服務中心增設“老年人專窗”,安排志愿者指導;學校門口為花壇“瘦身”,實現人車分流……可以說,這一招不僅有速度,而且有溫度。
以政府的“換位思考”,換取企業的“一路順心”。“流程進一步優化了,審批的速度提高了很多!”在“項目代辦員”——相城區黃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宏慶的代辦幫辦服務下,某大數據企業施工證許可通過“線上聯審+容缺受理”等優化流程,審批時限從10天壓縮到了1天,為企業項目建設、發展提速提供了有效保障。
其實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蘇州一直都敢為人先。從全國首個提出“親商、安商、富商”理念,率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到企業開辦時間縮至“半天辦結”,高頻事項100%實現“不見面審批”,不斷擦亮“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推動實現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優上更優”,讓廣大企業家安心經營、 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在創新中奮進,在服務中升華,蘇州正以一種獨特的昂揚進取之姿,擁抱AI時代新浪潮,競速“人工智能+”新賽道。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何潔 徐曉安 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