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單友健 記者 尹有文)這是一個穿越百年的夙愿,這是一場駛向深藍的遠航……自白馬廟出發,75年風雨兼程,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弱變強,從近海走向遠海。
(泰州艦)
作為海軍現役的現代級驅逐艦,泰州艦帶著誕生地的榮光,戰風斗浪十八載,一茬茬水兵接力奮斗,在大洋深處書寫家國情懷。近日,我們走進海軍泰州艦,聽水兵們講述特別的泰州故事。
18年前,他接回泰州艦
熊九金是泰州艦的一名老兵,每天看看自己的老伙計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相伴近20年,我陪著它,它懂得我。在我心里,它不僅是一艘戰艦。”
18年前的2月15日,泰州艦滿旗獵獵,那天是它的生日——加入人民海軍戰斗序列的日子。千余人組成十多個方隊,用極具時代烙印的閱兵式歡迎它的到來。彼時,熊九金站在前甲板,目光所及,滿是榮耀。
(熊九金)
2005年,熊九金因工作成績突出,入伍才5年的他,被挑選為泰州艦接艦艦員。看到這艘新戰艦的第一眼,熊九金忍不住感慨:“好有肌肉感的外形!”設計上充滿了機械的張力,熊九金一見傾心,但全新且陌生的武器裝備也意味著接艦官兵即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材料上從未接觸過的外文,熊九金廢寢忘食,刻苦學習,加上鉆艙室、摸管路,從一竅不通到漸漸熟悉,直到徹底“讀懂”眼前這個“鐵疙瘩”,他才徹底放松睡了個踏實覺。
2006年1月8日,泰州艦越三洋、過九海,歷時40余晝夜,航行12000多海里,完成自航歸建。自上艦那天起,“泰州”也刻印在熊九金的心里。“入伍時,就學習過,泰州是海軍的誕生地,在泰州艦當兵是無上的光榮。”熊九金說,泰州艦的特殊,自艦歌第一句就已點出,“從海軍誕生地走來,我們是威武的水兵……”
一入列,泰州艦就成了海軍的明星艦。信息化、數字化、集成化程度高,綜合作戰能力強,在海軍轉型建設的征程中,泰州艦一直當先鋒、打頭陣。“我們也要成為海軍里的尖兵隊伍。”熊九金說。
一艘全新戰艦需要的水兵,不僅要能舉起炮彈,還要能抱起書本。“以往懂管理、體能強、作風好的艦員最受歡迎,在這艘艦上,‘專業精’排在第一位。”熊九金說,盡快適應裝備升級換代,是那個時代特有的命題,于是,高中畢業的他一頭扎進書海。但全年超過200天時間都在海上,學歷提升談何容易。
(泰州艦上生活)
了解到官兵們的訴求,2011年起,泰州市雙擁辦聯合泰州學院為泰州艦官兵及家屬提供遠程函授教育,目前已有200多人取得大專及本科學歷,20多名軍屬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熊九金就是首批學員之一。“艦上建有‘習苑’,無論寒暑,只要條件允許,泰州學院都會派教師跨江過海,無償登艦送知識。”
升級換代的戰艦遇上求知若渴的水兵,碰撞出了閃耀時代的花火。泰州艦圓滿完成中俄聯演、出國訪問、實兵實彈演習、遠海訓練等幾十項重大任務,曾獲得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海軍先進艦連標兵、海軍從嚴治軍先進單位等榮譽,并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
和平年代,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一次,一艘外艦突然改變航向,加速向正在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泰州艦航線駛來,干擾挑釁企圖明顯。泰州艦時任艦長果斷處置,并向對方發出警告,指出其違反國際避碰規則。見我方艦艇準備充分,沒有任何空子可鉆,外艦只能讓出航道。熊九金說,這一切離不開平時的苦練本領,“離港的汽笛就是戰斗的號角,離開碼頭,艦上崗位就開始有序運轉,鋼鐵戰艦隨時能戰。”
(泰州艦)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楊根思“三個不相信”的錚錚誓言始終刻在泰州艦每名官兵的心上。
泰州艦很大,大得像是一個“鋼鐵王國”,擁有數百個艙室,長度堪比一個足球場。泰州艦也很窄,通道只能容納2至3人通過,樓梯也較為陡峭,稍不留意,就會磕著碰著。熊九金卻說,他能閉著眼睛從頭走到尾。
“人生有多少二十年,我跟泰州艦在一起的時間,比家人還長。對于艦上的每個部件,都像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在熊九金心里,泰州艦是記憶、是夢想,是母體、是懷抱,是青春、是生命,是軍旅人生的全部意義和榮光。“如果有一天它進博物館,我想去做講解員,給大家講它的故事。”談及退役,這位目光鋒利的鋼鐵戰士露出了難得的溫柔。
曾幾何時,熊九金隨海軍編隊出訪,第一次見到國外的戰艦,他很是羨慕。“現在都是其他國家來我們這里學習,國產艦艇成為香餑餑,我們是見證海軍跨越發展的幸運一代。”中國海軍逐漸發展壯大,一艘艘新型戰艦下海啟航,熊九金很是自豪。
牽掛了許多年,也向往了許多年,熊九金今年終于有機會來泰州了。“海軍的陣容越是強大,我們越是要記住,他從哪里走來。”熊九金說。
泰州艦上,有一群泰州兵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海軍戰士,駕駛著家鄉艦艇,航行在大海上,守衛國家。”在一堂以“夢想”為主題的班會上,“小海軍”們講述自己對泰州艦的向往。海軍小學里,每一棟教學樓、每一面墻壁隨處可見海洋情懷,孩子們在藍色夢想中生長,海軍血脈燃燒得愈發滾燙。
曾經懷揣這一夢想的唐向陽,已成為泰州艦主炮分隊長,現在也時常把成長的經歷和海軍知識傳授給海軍小學的孩子們。“沒想到,小時候說得最多的話,成真了。”在泰州艦服役,對唐向陽來說多了一分自豪和親切,戰友們會請他教泰州話,向他打聽泰州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這位泰州兵儼然成了泰州的代言人。
(泰州艦)
經歷6年遠海大洋的風浪洗禮,畢業于海軍工程大學的青澀學生兵,蛻變為優秀的海軍軍官。長期海上訓練,陪伴唐向陽的只有機器轟鳴、一望無際的大海和一道潔白的戰艦航跡,現在多出了一份牽掛。
“當海軍真好,可以看見海上日升日落、海鳥飛翔。”出生在興化一個普通農家,因為當過海軍的爸爸一句話,仇益鳴從此與大海結緣。但沒想到的是,大海先給他的是下馬威。
2020年6月入伍,7月第一次出航,仇益鳴就遇到臺風季。艦艇在大風大浪中顛簸,猶如“坐過山車”,一下被拋到空中,一下又像是要俯沖到海底,大浪要比艦艇高出兩層樓,似乎隨時可以把艦艇吞沒。仇益鳴根本站不起來,胃里“翻江倒海”。“吃完立刻吐,后來都不敢吃東西。”班長告訴他,暈船的時候,就跟著戰艦一起搖擺,適應大海才能戰勝大海。折騰幾天后,仇益鳴扛了過來。
困難重重,仇益鳴卻從未打過退堂鼓,“大家都知道我來自泰州,泰州出過那么多英雄,我不能讓這兩個字蒙羞。”(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