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3月22日,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輸液室護理團隊的“點滴”友愛志愿服務項目榮獲2023年度淮安市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項目。該項目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特殊輸液患兒優先處置、設置鸞娃書角和“小課桌”、節假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患兒和家長健康宣教活動、社會公眾急救培訓等。3年來,累計服務患兒1000余人,開展節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9次,走進社區、街道、學校、企業開展公益急救培訓21次,收到患者贈送的錦旗4面,表揚信3封,累計參加志愿服務1200余人次。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患者需求為導向,聚焦優質護理服務及護士核心能力建設,注重護理人文關懷,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護理服務內涵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技術有高度、服務有溫度”的護理團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優質護理服務,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為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醫院精準對接患者需求,不斷拓寬護理服務。該院自2016年起每年開展“住一次院,掌握一項技能”專題健康教育特色活動,并不斷深化,每年對住院患者及家屬培訓近20萬人次;開展“從心出發,以心暖心,向美而行”為主題護理服務提升年專項活動,打造“四心”“五有”“六化”優質護理服務品牌。全院67個護理單元根據患者需求,創新開展330項專科護理服務舉措,優化213項護理服務流程,提供多形式、多途徑、多渠道健康教育,制作專科健康教育二維碼393個;暢通溝通渠道,全院各病區均設立“碼上辦”,及時為患者提供幫助,解決問題;全院各專科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視頻等多種形式對患者實施從入院時、住院中、出院及出院后全環節、無縫隙的健康教育舉措;開設傷口造口護理、PICC護理、糖尿病護理、淋巴水腫護理、延續護理等專科護理門診,年接診量2.5萬人次。
強化護士能力建設,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醫院開展“夯基礎、重培訓、強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提升年專項行動。創新組建“金牌天使特訓營”、實施“631”護士培訓體系,全面提升護士核心能力。在全院擇優選拔營員入營,配備專業導師,通過強化培訓考核,有效提升了營員的核心能力。營員張心宇在“江蘇省首屆健康照護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金獎”并被授予“江蘇省技術能手”。通過培養優秀崗位能手,以點帶面促進全院護士技能操作水平提升;實施“631”護士培訓考核體系,扎實推進全院護士核心能力提升。邀請多名省內外知名專家來院傳授專業知識,不斷拓寬護士視野,提升專業內涵質量,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
強化護理人文關懷,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
為進一步強化護理人文關懷,醫院開展“人文關懷示范病區”評選活動,涌現出一批人文特色服務品牌如“微笑列車”“無影有愛”“悅享瘦”“小紅花”“紫羅蘭之家”等護理團隊。口腔頜面外科作為“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范科室”,創立“微笑列車”志愿服務隊,近年來,走遍市內外百余縣區,為唇腭裂患兒開展康復服務500余人次。營造溫暖“家文化”氛圍,在特殊節日開展猜燈謎、包粽子、語音沙龍等特色活動,無不透出濃濃的人文關懷;手術麻醉科的“無影有愛”團隊,對患者實施“三心”“五度”護理、開展角色體驗工作坊等活動,處處彰顯人文護理理念;肝膽胰外科II病區“悅享瘦減重團隊”開展“吐肝露膽”“五分鐘溝通護理”,多措并舉實施人文關懷,盡己所能關心、幫助和支持患者;腫瘤內科IV病區傾心為患者打造“紫羅蘭之家”,開展生命教育活動、芳香療法、放松療法等特色服務,致力于緩解患者的身體痛苦,撫慰患者的心靈。積極營造全院人文護理氛圍,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學科榮登2020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全國百強榜。建成中華護理學會耳鼻喉專科護士京外臨床教學建設基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護理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胸外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心臟外科護理專科護士實習基地、江蘇省醫療護理員培訓基地等,近三年護理團隊發表護理論文400余篇、專利285項、市級以上科研獎項20余項。曾獲江蘇省“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通訊員 黃宏敏 王玉玲 現代快報/現代+ 記者 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