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余爽
- 時間:2024-07-09 07:01:03
2024年7月,全面深化改革又起大潮。
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成為全世界關注的重大命題。
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
重音聲聲,引人懷想。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當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親自部署、親自統籌,擔負著改革總體設計的重任。
“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自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畫卷,在新征程上徐徐展開。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期許,涵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貌和全過程。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新時代改革開放,新時代中國敘事,已然進入更高起點、更壯闊的舞臺。
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后,將改革進行到底,成為歷史和現實的宏大共鳴。改革向何處去、改革的規律如何把握、改革重點破解哪些命題……這些設問催生了共同的思索。
改革沒有句號,改革永遠在路上。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不斷打破體制和機制障礙,創造更大改革紅利的希望所在,全程體現著歷史主動性和時代創造力。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勢所趨,使命所系。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到2035年,將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實現本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奠定基礎。要實現這些宏偉目標,沒有捷徑可走,沒有容易啃的“骨頭”,也不可能“吃老本”,全面深化改革是永恒的主題。
一方面,改革直入攻堅階段,唯有站在更高層面、更高平臺進行頂層設計,將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思謀、落實到位,突出改革重點,將改革進行到底,方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制度保障和強勁的發展動力,方能超越性地進入更美好境界,回應歷史的深厚期待;另一方面,在發展和嘗試的過程中,一些矛盾和困惑也漸次出現,成為我們必須解決好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有的表現為技術性、暫時的困難,有的則折射出深層次障礙或矛盾,需要以“穩準狠”的破題決心和思路,分類施策,著力開掘,催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效應。
“解題”當從實踐中尋找答案,而在今天,這個答案就蘊藏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視線所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項宏大工程早已鋪陳開來,可謂無一領域不深入,無一問題不關注。
“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大計,也是人心。直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回望改革開放偉大征程,我們由衷感到,盡管這一路走來艱辛不已,盡管未來依然會遭遇新挑戰,但我們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新起點和黃金時間。機遇容不得拖延,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當仁不讓的意識和精神氣度,攜手投入這場深刻變革,集體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