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市民不難發現,南京主城區道路越來越堵了。從1月14日春運開始后,南京市城區道路已進入節前高峰模式,市內道路擁堵指數明顯上升。1月18日、19日是今年春運開始后的第一個周末,南京全市各高速公路車流量均迎來不同程度增長,預計本周末將迎來節前出行最高峰,大車流將持續至春節前。南京交警提醒廣大駕駛人,春運返鄉一定要提前規劃行車線路,盡量錯峰避堵出行。
春運啟動以來
南京城區道路擁堵指數明顯上升
“年堵”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道路通行早晚高峰時間延長,平峰時間縮短。同時,周末休息日的擁堵指數超過了工作日的擁堵指數。今年從1月14日春運開始,南京市內各區域道路明顯比以往堵了。同時,不少駕駛人發現,連平峰時間路面車流量也增加了不少。
1月21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交管部門獲悉,從以往經驗來看,一般春節前一周的周末,返鄉通行流量會比較大。從目前情況來看,年前市民聚餐、周邊城市居民來寧購物明顯增多,城區新街口等商貿區道路擁堵明顯,不少車輛長時間占用主次干道排隊等候進停車場。對此,交警部門呼吁廣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熱門商貿區。
高速返鄉車流明顯增多
滬寧高速雙向車流已接近10萬輛
因今年春節假期政策調整,群眾出行意愿強烈,自駕出行穩居主體地位,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創歷史新高,道路出行將呈現“總量高位運行、節前節后短時集中、潮汐時空分布”等特點。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高速交警大隊獲悉,春運返鄉過節車流正在不斷增加。作為連接上海、蘇南、蘇北、皖東、皖北大動脈的滬寧高速,雙向車流已經接近10萬輛,目前仍在持續增長中。滬寧高速陽山收費站至麒麟樞紐段、南京收費站至南京繞城公路段出現持續性車多緩行,請廣大過往車輛駕駛人謹慎駕駛,切勿隨意變道,避免事故發生。
與此同時,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車流量也在不斷增長中,尤其由南向北出城方向流量明顯增加,由1月11日—12日日均3.3萬輛增長至1月18日—19日日均6萬輛。采訪中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目前滬寧、寧合、三橋高速日均流量環比上周末(1月11日、12日)增幅超過100%,寧洛高速八卦洲長江大橋段和滬武高速單邊流量增長明顯。
3分鐘撤除事故現場
開車也要注意聽“天上的聲音”
馬群樞紐是滬蓉高速和寧洛高速的交會點,春運以來一直承載著“北上”大車流,自滬寧高速南京收費站東來的滾滾車流主要沿馬群右轉前往八卦洲長江大橋方向。南京交警高速一大隊民警曹文進介紹,在如此大車流考驗下,金陵飛鷹無人機“接力”巡航全覆蓋,配合指揮中心以最快速度發現并撤除路面交通事故。
1月19日下午,滬寧高速往南京方向278公里處發生一起兩車事故,駕駛人將車輛停靠在應急車道卻不放置警示標志、不報警,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顯得格外危險。高速一大隊無人機自動巡查發現后迅速降低高度識別車牌號碼,并喊話駕駛人上車向前行駛至南京收費站事故快處點處置。
1月20日下午4時40分許,高速二大隊飛手凌翰在馬群樞紐操作無人機執勤時,也發現兩車發生碰擦,無人機立刻飛抵現場、降低高度辨別車牌號,一方面將信息報送給指揮中心,另一方面使用無人機喊話通知駕駛員迅速離開危險區域。聽到“天上的聲音”后,小車駕駛員抬頭向無人機招手示意,并立刻離開現場。從發生事故到順利撤除,只用了3分鐘時間。
留心身體“警報”
著急回家疲勞駕駛要不得
春運是春節返鄉的情感奔赴,不少駕駛人歸家心切、魯莽操作,不顧身體的“疲勞警報”,存在安全隱患。
1月15日10時30分許,在寧連高速主線收費站出口處,一輛黑色轎車徑直駛向一條關閉的收費通道,撞斷道閘桿后才緩緩靠邊停下。
面對民警的詢問,該車駕駛人稱自己一早就出門趕路,正巧一路都迎著陽光照射,曬得迷糊打盹,不知不覺發生了交通事故。他感慨,如此疲勞駕駛沒有撞到別的車,未造成任何人員受傷,實乃“不幸中的萬幸”。
還有的駕駛人倒是聽了“警報”,但“就地躺倒”形成新風險。1月13日晚間,高速十大隊民警巡邏至寧合高速五里互通時,發現一輛私家車停在應急車道上,后方并未放置任何警示標志。民警設置安全防護后敲了半天車窗,駕駛人陸某這才揉著眼睛將車窗打開。
他不解地問,自己困得沒法再開車了,停在路上睡覺為何不對?民警給他“答疑”——該車剛駛過服務區2公里不到,再往前500米也有匝道出口,當駕車時間過長或已經感到疲憊時,駕駛人應當選擇進入服務區或駛離高速尋找安全區域休息,在平均車速較快的高速公路上停車睡覺無疑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極易造成追尾事故。
通訊員 曹文進 周利剛 陸相 周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瑞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