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第十五屆江蘇書展如約而至。
15年來,作為全國唯一每年舉辦且從未間斷的大型圖書展會,有著“書超”之稱的江蘇書展,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成就了一份文化傳奇。
本屆“書超”與過往“書超”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在這個夏日遇見了蘇超,且加入了“蘇超單元”:“書超”蘇超夢幻聯動展區亮出十三座城市文化名片、提供踢球互動和市集體驗,蘇超球員則錄視頻為書展打CALL……
我們的面前,是豁然開朗的局面:“‘文’有讀城、‘武’有蘇超——‘文武雙全’新江蘇”。經濟大省和千年文脈、蘇超狂歡所生發的“化學反應”,展現了高質量發展語境下新江蘇的昂揚格調。
看似偶然,實則必然。蘇超的文化屬性、文化底蘊和支撐江蘇書展的文學江蘇、文學中國,本質上一脈相承。而把江蘇書展視為“書超”,既是以“聯賽”的定義加以審視,也是以更深的內涵加以期許。
“書超”作為全國出版發行業的高峰盛會,主功能很明確:展示行業最新發展成果,提供交流合作平臺,尤其是直接和市場對話。但15年來,更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并不是它的“生意經”,而是它別開生面的主旨:“閱讀的盛會,讀者的節日。”這看似平易的一句話,卻是人間至難。而“書超”努力兌現這一諾言,書寫了諸多紀錄和佳話。
△第十五屆江蘇書展
在技術層面,江蘇書展幾乎已經做到極致:展區面積逐步擴大至32000平方米、線下書展和“云上書展”并行、“好書+展陳”模式打造高品質文化盛宴、“江蘇最美書店” 評選別開生面、“名家+傳播”引來簽售長龍、文化市集展示江蘇各地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往屆江蘇書展 資料圖片
“書超”從來不只滿足于辦好一個展會,也從不止于在技術層面的精進。舉辦“與世界一起閱讀中國文學”,推動“蘇版好書”走向世界,折射了“書超”寬廣的文化視野。特別注重青少年閱讀推廣,助力一代代小書迷成長,則反映出“書超”的抱負。凡此種種,勾勒出江蘇書展的千面風姿、萬般活力。在創新動力的加持下,“書超”必能呈現出盛會、節日的更佳面貌。
△往屆江蘇書展 資料圖片
一個地方性的書展活動在銳意建設展銷平臺且取得豐碩成果之后,為何還要孜孜追求更大的價值和責任?這種更上層樓、自我超越的動力源于何處?
一言以蔽之:“人民至上、讀者至上。”
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文化建設的人民性,是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就此而言,在精神田園里精耕細作,實現經典流傳、人心相通的目標,必然地成為“書超”的核心追求。
“書超”15年,志在耕耘人心。“書超”的體系化、制度化建設,所為何來?無非是“以文化人”“以書潤心”。
如果說方興未艾的蘇超為江蘇十三太保營造了“人民足球”文化和一片廣袤的足球綠茵的話,那么,“書超”已經成為8500萬江蘇人的精神田園。
△往屆江蘇書展 資料圖片
第十四屆江蘇書展線上線下銷售2.52億元,這個經濟學數據顯現的其實是江蘇人精神田園的豐沛。2024年全省居民綜合閱讀率90.3%,就是明證。
書展的終極意義,絕不止于“賬面”上的收獲,更顯現于書籍對于世道人心的潤澤和激勵。
街頭聽紅樓的外賣大叔獲南大教授贈書、江蘇“外賣詩人”王計兵在趕時間的間隙傳送閱讀的快樂,此類實例說明,越來越多的江蘇人在閱讀的世界里沉醉,于共享共振中共赴佳境。
“書超”15年,貴在執著“逆行”——在淺閱讀消解閱讀耐心、短視頻爭奪受眾眼球的當下,“迎合”變得異常容易。但“書超”走的是另一條路徑:和“淺閱讀”“娛樂至死”反其道而行,全方位展示優質圖書、全領域擴容讀者大軍,深度聚焦公眾的人格塑造與人文素養提升。這一場嚴肅的、如詩如舞的“逆行”,并不孤獨。在全民閱讀的浪潮中,它是一片麥浪,也是一片森林。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
這一諄諄之言,為深化全民閱讀乃至推動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根本指引。
涵養浩然之氣,當成為全社會的自覺。
何以涵養浩然之氣?不外乎立志、立德、樹風——讓書籍里的養分,助人茁壯成長;讓書籍中的光,照亮個體前程;讓書籍中的思想,在一個社會匯聚成河。
這正是“書超”努力的方向,也是“書超”不斷進步的動力。“書超”15年,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這份質樸與堅韌,感人肺腑。
時間終究是一份精神供養的力量。我們相信,“書超”播下的讀書種子會長成大樹,升華的高尚情懷會成就最美樂章。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文 馬晶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