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文 牛華新/攝)“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許多住院患者家庭的真實寫照。白天護、晚上陪,這讓不少雙職工家庭分身乏術,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更是忙得焦頭爛額。今年江蘇省兩會,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邵蔚帶來相關建議,其中提到要優化“免陪照護服務”,切實解決年輕人的照護煩惱。
△邵蔚代表
近年來,不少地區陸續開展免陪護護理或無陪護病房試點,即由醫療機構的專業醫療護理員,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生活照護服務,不依賴患者家屬親自陪護,也不需要家屬自聘護工。國家醫保局吸收地方探索經驗,在護理類立項指南(試行)及優化調整護理價格政策通知中,明確新設“免陪照護服務”價格項目,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的護理服務需求。
據了解,江蘇省內部分地區也開展了“無陪護病房”試點。不過,病房數量還不多。“大多數還是護工類服務公司提供服務。”邵蔚介紹,護工和醫院無聘用管理關系,缺乏規范的監督管理手段。“有的護工在有病患家屬在場時積極性很高,病患家屬離開后就消極怠工,醫護也只能提醒。”與此同時,現階段“免陪照護服務”僅適用于特級、Ⅰ級護理患者。另外,費用方面,“免陪照護服務”還暫不納入醫保。
讓年輕人可以“喘口氣”,邵蔚建議江蘇可以參照國家出臺的“免陪照護服務”的規定,盡快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免陪照護服務”納入醫療護理服務項目,并出臺收費價格指導目錄。從需求方面看,邵蔚認為,還可以考慮擴大江蘇省地區“免陪照護服務”的范圍, 由特級、Ⅰ級護理,擴大到特級、Ⅰ級、Ⅱ級、Ⅲ級護理。
與此同時,邵蔚還建議“免陪照護服務”可以延伸至社區醫院。“在醫院通過手術治療的病患,居家康復期間,仍需要有全日制的陪護服務。”邵蔚認為,社區醫院和本社區居住的病患已有長期的聯系,能更好地提供該類服務,建議將“免陪照護服務”延伸至社區醫院,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大量的照護需求呼喚更多的專業人才。“護士專業人員側重于醫療輔助,而‘照護’偏重于照顧和服務,隨著社會發展,‘照護’人員將成為醫院‘免陪照護服務’的骨干,康復機構及家庭康復‘免陪照護服務’的主體。”邵蔚說。為此她建議在職業學校及大專本科院校中設立“照護”專業,為目前巨大的專業“照護”服務需求市場提供專業人才及未來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