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革命老區是陜甘寧根據地的一部分
也是一面獵獵作響的旗幟
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這個五一假期
讓我們踏上西北高原的紅色熱土
感受革命老區深厚的紅色底蘊
代代傳承不息的紅色精神
01
紅色印記
在這里
你可以感受到一片赤誠的初心
也可以看到新時代的勃勃生機
△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全國碩果僅存的完整革命根據地——南梁
感受星火燎原西北
△在標志萬里長征勝利結束的——會寧紅軍會師舊址
體會長征精神
△在紅軍會師后的第一個勝仗——山城堡戰役紀念園
感受到當年戰火之激烈
從黑暗走向光明
從貧窮走向富裕
革命年代,革命老區的鄉親不懼生死,傾盡所有全力支前
如今,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依然傳承了紅色基因
戰火硝煙早已遠去,幸福生活已經來臨。
一塊豆腐背后封藏了什么樣的紅色往事?
三代人的堅守又如何見證老區蝶變?
02
舊顏換新顏
妙啊!
寧縣蘋果產業的路子有多“野”?!
蘋果當成葡萄種
“私人體檢”可真行
小蘋果也能“鏈”出大產業
從梁峁溝壑到通途萬里
短短十年,是什么讓慶陽人走得更遠?
看交通變化,感受慶陽老區發展脈動
詩人李滿強在他的詩里寫:
“剁開一粒黃土,半粒在喊餓,半粒在喊渴。”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平均年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
干旱缺水,限制著這里的發展
改變!引水!
引洮工程全線建成
碧波奔流黃土坡
這是翹首期盼的“救命之水”
也是滋養一方百姓的“致富之水”。
移民新村屋舍儼然
鄉村公路縱橫交錯
青翠的綠植、湛藍的天空、繁忙的田間……
昔日山大溝深路不平,今日綠蔭紅瓦房
朱家澗移民新村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黃土地綠草坡牛羊滿山
奔小康念羊經誰來挑擔”
在甘肅慶陽環縣,當地有兩件寶,道情皮影戲和環縣的羊
這幾年,全縣總數超過600人的大學生
在這里成為年輕的“羊倌”
“老區需要我們,所以我從新疆那邊回來了,
我覺得老區這塊農村天地,也有自己的一番作為。”
“新政策大學生來當羊倌
年輕人有闖勁別成空談”
跟著總臺記者的腳步,
一起去探尋這個群體背后的故事。
看看老區的大學生“羊倌”
如何帶領群眾念羊經,發羊財
當窯洞“牽手”民宿
擦出鄉村振興“新火花”
總臺記者帶你一起云游毛寺村
在淳樸的民風之中享受現代化的生活
當情誼跨越山海
當沿海與西北結成“CP”
當巍巍黃土高原,見證了津隴并肩奮進的印跡
走進平涼市崆峒區的賈洼村
記者Vlog為你揭曉
當地從“貧困村”到“示范村”的蛻變
董志塬是黃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塊塬面,
大自然將董志塬塑造得平坦而寬廣
這為農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然而多年來
持續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其陷入不斷“萎縮”的困境
導致大量泥沙流入黃河。
隨著記者一起通過超有趣的微縮景觀
看固溝保塬的四道防線
如何保護大塬
守衛黃河
板藍根可謂家喻戶曉的中藥
你知道板藍根長什么樣嗎?
我國大部分板藍根產自哪里?
這就不能不提到有“天然藥庫”之稱的甘肅
中國大約60%的板藍根都來自這里
03
能源資源節約利用
數字產業開啟老區新賽道
當羊群遇上“數字+”
革命老區的新貌這樣展開
革命老區慶陽何以作為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
面對“東數西算”這一國家超級工程
又能給未來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來看總臺記者的觀察
石油開采有多難?
黑色能源也能做到綠色開采?
石油伴生氣的“神秘消失術”?
準備好了嗎?
來get你不知道的石油開采知識
南梁鎮 革命星火照耀西北
新時代 老區兒女牢記囑托
碩果僅存 紅軍長征落腳根據地
踔厲奮發 甘肅老區再踏新征程
監制丨劉龍 劉湛
導演丨安文劍
記者丨焦健 柴世文 王妍 張磊
撰稿丨毛月恒
編導丨馬凌峰 楊青博 張吉瑞 盧山 王鵬 張文藝 王治綱
支持丨慶陽臺 平涼臺 會寧融媒
- 熱點
- 2022-05-01 20:17:01
- 熱點
- 2022-05-01 20:16:05
- 熱點
- 2022-05-01 20:15:25
- 熱點
- 2022-05-01 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