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武蕾 通訊員 陸青 許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是復工復產的助推器、催化劑。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宿遷創新智慧監管,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勞資糾紛提前預防和源頭治理,引導勞資雙方共同堅守挺過難關,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秩序。
“宿安薪”維權二維碼
“我們現在都知道,在發生欠薪問題時可通過掃‘宿安薪’維權二維碼進行投訴,系統會自動處理。”在宿遷各建設工地上,務工人員對這套系統夸贊不已。為了讓監管維權更加“智慧”,今年4月,宿遷在全省率先啟用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線上線下可掃碼投訴維權,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促進執法方式變革,通過無接觸執法辦案,第一時間源頭化解欠薪問題,全力保障農民工等群體安“薪”不憂“酬”。
“拿到工資了,效率太快了,真是想不到。”5月5日,解決了“薪”憂的工人張合利喜不自勝。今年2月,從外地到泗洪縣務工的張合利,在一個建材企業負責機械維修工作。他干了兩個月,完成了工作,卻一直沒有拿到工資。正在犯愁之際,他看到當地有“宿安薪”維權二維碼的相關宣傳,便掃碼上傳了自己的信息,相關信息隨即傳到了宿遷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
接到投訴后,該系統指揮中心根據三級網格化管理要求,第一時間進行任務指派,執法人員依托移動執法設備,通過GPS定位趕赴現場,記錄執法過程,快速上傳證據,完成預警排查。經核查,該企業春節后復工,因會計處于居家隔離狀態,導致多名員工工資未及時發放。市勞動監察支隊在綜合研判后,決定啟動在線遠程調處張合利與泗洪某建材企業的勞資糾紛程序。通過調解,企業表示立即支付張合利全部工資,并承擔相應補償。
張合利煩“薪”事的順利解決,正是宿遷市率先探索開發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構建“全領域監控、全周期保障、全過程記錄”體系,有效提升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管理和服務水平的生動縮影。
作為“智慧城市”首批民生建設項目,宿遷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實現人社、發改、司法、財政、住建、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的工程項目審批、資金落實、施工許可、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等信息及時共享,同時根據水電燃氣供應、稅收等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監控和預警工資支付隱患并做好防范工作。
與此同時,該系統全面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項目用工開展實名制信息采集,通過人臉識別設備,每天對項目施工人員進出場情況進行自動考勤,并配套全景攝像頭對工地實際用工情況進行智能監控,通過對接銀行專戶數據,實時掌握農民工工資發放動態。在發生欠薪問題時,農民工可進行掃碼投訴,指揮中心及時調度處置,需要調解的可通過互聯網音視頻調解系統進行調解,對農民工合法權益進行全周期保障。
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該系統對農民工用工數據進行匯聚,建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模型。該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數據比對,實現欠薪風險的提前預警;通過指揮中心進行網格化指派,完成預警排查;如有違法行為,直接轉入省一體化平臺繼續立案處置;如需其他部門配合,將通過智慧城市指揮中心移送其他部門處理。
自上線以來,宿遷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已監管在建工程項目293個,其中智慧工地82個,涉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1191戶,涉及農民工27.2萬人,監控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695個,及時發現和排查欠薪隱患145個,有效預防了欠薪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實現了對重點行業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的全過程監管和風險預警。
- 熱點
- 2022-05-10 21:39:33
- 熱點
- 2022-05-10 21:38:16
- 熱點
- 2022-05-10 21:34:28
- 熱點
- 2022-05-10 21: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