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城:凝聚護士力量 不負生命之托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三師衛生部醫護人員在戰火硝煙中不顧感染危險,奮不顧身投入到抗擊黑熱病的“戰疫”中,成功遏制疫情在鹽阜地區蔓延。

抗美援朝時期,老兵咸粉女率領多名護士組建戰地護理分隊跨越鴨綠江,舍生忘死沖入槍林彈雨中救死扶傷,成為朝鮮戰場炮火紛飛中的鏗鏘玫瑰。

抗擊非典時期,張秀云等護理前輩挺身而出,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在面對H7N9禽流感救治、阜寧“6·23”龍卷風冰雹特大災害人員傷亡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她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次次點亮生命之光。

新時代新征程,市第一人民醫院(簡稱附醫)護理群體發揚“提燈女神”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前赴后繼、夜以繼日和時間賽跑、與病魔博弈,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互聯網+護理服務”上線


紅色傳承

救死扶傷映初心

在腳下的這方紅色土地上,一代代護理工作者心懷大愛,發揚南丁格爾人道主義精神,用專業、敬畏和溫暖,守護人民健康,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故事。

“過去那個年代,醫療技術落后,但我始終熱愛護士這一行,記得練習做皮試時,為了不增添病人負擔,我都是針頭往自己手臂上戳,留下一個個針眼,從沒喊過一聲疼……”

2021年國際護士節,市一院舉行慶祝大會。當93歲的附醫原護理部主任咸粉女出現在屏幕上,用最真誠質樸的話語回顧那段護理歲月時,臺下一片寂靜無聲。

老兵咸粉女曾經擔任志愿軍陸軍醫院護士班長。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時,她主動報名隨軍入朝,護理傷員,先后榮獲抗美援朝三等功兩次。

“一直想找一張母親穿護士服的照片,但沒有如愿,我們總在心中想象著母親戴著燕尾帽是什么模樣。”69歲的倪勝朝是咸粉女的兒子,“印象中,母親小夜班、大夜班、加班特別多,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們多么希望母親能陪在身邊。但病人,更需要她。”

“盡管母親的陪伴是缺失的,但教育是不缺席的。”倪勝朝說,母親從抗美援朝戰場上回來后,為了紀念那段艱苦的歲月,給他起名“勝朝”。這場戰爭的勝利,母親常和他提起,每每提及,話語充滿了自豪感,尤其是護理團隊在戰火歲月中發揮的價值。“她深信護士這一職業的使命和價值,她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都與之相系,一生堅守初心,即便離休后,面對年輕的護士,她都愿意與她們分享這份職業的點滴感受,有艱辛、更有榮光。”

是的,有位當護士的母親,子女被照顧的時間往往少得可憐。但回首過去,母親對職業的敬畏和擔當,對人民的無私奉獻,對黨的無限忠誠……這些精神養分,成為倪勝朝兄妹成長道路上最充沛的精神之光和力量之源。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抗美援朝戰場上,你們為保家衛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和平年代,你們又為地方發展和醫院建設再立新功。我代表院黨委感謝你們!”2020年10月22日,市一院黨委書記查文章帶領班子成員走訪慰問該院咸粉女等3位抗美援朝老兵,為他們送上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一代代附醫護理人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南丁格爾精神,堅守“厚德修身,精術濟世”的院訓,始終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有溫度、有內涵的優質護理服務,逐步打造了一支“溫暖、專業、高效”富有凝聚力的護理團隊。


白衣執甲逆行“疫”線


白衣執甲

胸懷錦繡潤民心

時代不斷發展,使命接續傳承。

護士是醫生的“眼睛”,是值守在病床旁的“哨兵”,更是戰勝疫情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支支業務精、能力強的附醫抗疫護理隊伍迅速集結,他們臨危不懼、沖鋒在前,義無反顧地扛起使命和擔當。

2月2日出發,4月12日歸來,在武漢度過整整71天。那年春天,顏春燕和她的15名護士戰友,是全市最早一批出征、最晚一批回家的援鄂醫療隊員。他們的平安歸來,也代表著我市援鄂醫療救治任務的圓滿完成。

作為隊長,她肩負的壓力非常大。出發前,院領導叮囑她:“顏春燕,保護好自己,一定要把15個隊友都平安帶回來!”她回復:“一個不少,務必歸還。”這8個字背后的分量,她比誰都清楚。這支由15名護士組成的團隊,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體現了鹽城人民對武漢的深厚情誼,在武漢抗疫關鍵時期,始終與這座英雄城市相伴相隨。

4月4日,在武漢,給疫情中逝去的同胞默哀。看著滔滔江水,年輕的護士丁瑤轉身問她:“隊長,你說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回家呀?如果我也犧牲了,請照顧好我的孩子和家人,但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依舊會義無反顧。”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那一刻,顏春燕和丁瑤緊緊擁抱在一起。離開武漢當天,市民夾道送別、警車開道,有人甚至舉著牌子,上面寫著“謝謝你們,鹽城人!”隔著車窗玻璃,隊員們不禁淚流滿面……

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院內發熱門診、預檢分診、核酸采樣點、隔離留觀病區及各科室(病區)疫情防控崗位上,護理團隊精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始終發揮著抗疫防疫的主力軍作用。”昨天下午,市一院護理部主任孫雯敏告訴記者,所有護理人員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各項規章制度,及時參與防控知識培訓,有效提升了隊伍疫情防控意識及能力。

市區多個疫苗接種保障和核酸采樣點上可見那些熟悉的身影,他們克服困難、竭盡所能、默默付出、不折不扣地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紅黃碼醫院值守和隔離點的感染管理工作中,他們同樣使命在肩、忠于職守,為構筑我市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貢獻著重要力量。

兄弟省份和鄰近城市需要援助時,援鄂、援寧、援揚、援蘇、援滬等馳援隊伍里,他們身著白衣、心有錦緞、不畏風險、執甲前行,登臨黃鶴樓,丈量江寧城,守護瘦西湖,跨越東方之門,馳援明珠之城,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護理工作者的使命。

守一輪云開月明,候一片春暖花開,等一場期盼已久的相逢。當霧霾和壓抑漸漸散去,當溫暖和歡笑重回大地,他們回到平凡崗位,默默守護著鹽阜百姓的生命健康。


走進市兒童福利院


德藝雙馨

優質護理暖人心

三分醫七分護。附醫的南丁格爾們穿越歷史時空,以無微不至的照顧,呵護脆弱的生命……

新時代里,市一院護理團隊守正創新、精益求精,用精湛的技術照護病患、用溫情的話語輕聲撫慰、用深切的關懷傳遞力量。

羊水栓塞是產科的罕見并發癥,堪稱產科醫生的噩夢。兩個月前,市一院危急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聯合重癥醫學科體外膜肺氧合(ECMO)團隊成功將一名31歲遭遇羊水栓塞的產婦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該院醫護專家開展了數十次多學科MDT會診,為最大限度地保障這名年輕母親的生命制定最佳方案。在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后的33天里,護理團隊為患者康復,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ECMO聯合CRRT、呼吸機使用、微量泵藥物泵入、體溫的嚴格控制……我們護士24小時守護、密切觀察心電監護儀器上跳躍的數字、細微的變化,并及時處理,同時做到基礎護理到位。”該院主院區ICU護士長張磊說,發現患者蘇醒前有

躁動,“護士要像媽媽照顧嬰兒一樣,耐心地安撫、拍背,每個動作都充分考慮患者感受,力所能及讓患者早日蘇醒。”出院前,看到這名產婦懷抱孩子,突然回過頭向護士彎腰致敬那一刻,張磊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對于護理團隊而言,ECMO技術的熟練運用更是如虎添翼,管路的預充、上機的配合、報警的處理、數據的監測、凝血功能的調節……一次次將瀕臨死亡的危重患者搶救回來。

“我們提倡‘醫護一體化’,這要求護士不能局限于掛水發藥,而要盡全力提供優質護理,加強與醫生合作,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第一時間給醫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及時與醫生溝通,不斷更新知識庫和豐富臨床經驗,只有這樣護士才能成長得更快。”劉磊是主院區心胸外科二病區護士長,她說,這種挑戰和成長并行的過程,讓她體會到職業帶來的快樂,“做護士,可以一直保持激情,這與醫院業務氛圍密不可分。我們有個‘醫護群’,每天都能學到很多……”

“護士長,我又來了!”“你們就像家人一樣,到這里我就安心了!”劉磊回憶,從業多年

來最欣慰的時刻就是得到患者肯定,“我們科很多都是肺癌、食道癌患者,手術過后,還要來做進一步化療,我時常告訴護士,溫馨的服務可以最大程度化解患者對病情的恐懼,讓他們每次化療都感到被溫暖包圍,這對患者的康復非常有用。”


護理前輩為新護士授帽


與時俱進

人才培養顯真心

“四年前大學畢業,剛剛成為一名護士時,我們有個微信群,叫附醫‘男護士聯盟’,里面17個人。”27歲的北院區急診科護士臧鑫告訴記者,四年后,這個聯盟已經發展到60多人。

男護士團隊在醫院發揮著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面對急診室搶救出現的心臟驟停現象,他們比女護士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強,通常更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病人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在無數個大夜班和ICU搶救過程中,他們體力上更占優勢……”臧鑫記得,高考那年看到央視報道全國護理專業缺口大,尤其是男護士更稀缺。一種使命感讓他在志愿書上鄭重地填上了“護理學”三個字。如今,他對這份神圣而又充滿挑戰的職業,已產生深深眷戀,并加深了對護理專業內涵的理解。

對于46歲的李潔而言,附醫見證了她從一名中專生到研究生的蛻變。“20歲那年,我從鹽城衛校畢業進入這所醫院工作,后來讀了大專、本科、研究生,去廣東等地參觀學習過中醫護理先進做法,醫院在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不遺余力給予幫助,全力解決后顧之憂。”她說,如果不是在附醫大家庭中,如果不是院黨委對人才培養如此重視,她不可能成為如今的中醫科護士長。

“近幾年,中醫門診患者特別多,今年已有5000多人次門診量,靠的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口碑。”她說,群眾對慢性病的調理需求特別大,還有對“治未病”的重視程度也明顯提高。“群眾生活條件改善了,護士不僅要幫他們治療疾病,更要幫他們進行康復訓練,所以護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和進修的職業。”

孫雯敏告訴記者,“我院現有護理人員1861名,其中高級職稱占9%、中級職稱占42.2%、初級職稱占45.4%,在院黨委大力扶持和護理部全力推進下,學歷結構不斷優化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共有博士在讀2名、碩士31名,占1.6%;本科1447名,占77.8%。”

患者所需,就是附醫南丁格爾所向。從“三優三滿意”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到志愿服務和社區活動,到互聯網+護理服務,他們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聚焦鹽阜鄉親對護理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不斷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創新護理服務方式,延伸護理服務領域。

“當前,正是我院高水平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院護理工作提檔升級的重要時期。今后,希望全院護理人員繼承發揚南丁格爾精神,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全面提升基礎護理、整體護理、專科護理,做好延伸護理、全程護理、培訓管理,使醫院護理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在第111個護士節到來之際,查文章代表該院黨委向全院護理人員提出殷切寄語,希望他們繼續發揮專長擘畫新未來,在鹽阜大地上書寫恢弘的新篇章,讓足音在與時俱進中日益鏗鏘,將護理服務在守正創新中日臻完善。

作者: 李倩 姜琰


相關推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