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打破升學“天花板”,讓職業教育成就更多精彩人生

交匯點訊 今年5月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正式實施,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將更好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職教法”將如何影響職業教育?職校生又將有何獲益?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走進江蘇部分職業學校進行探訪。



從“普職分流”到“協調發展”,職業教育重新定位

記者注意到,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中,最大的變化是將“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修改為“國家優化教育結構,科學配置教育資源, 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對此,南京玄武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孫兵表示,從“普職分流”變為“普職協調發展”,實際上是把職業教育的地位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非低人一等、矮人一截,它不是一種層次教育,而是一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學生初中畢業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愛好選擇普通高中或是職業學校,畢業后可就業可升學。

近年來,江蘇的職業教育學歷提升一直為打破“斷頭路”而努力。以南京為例,據該市教育局職社處負責人介紹:“南京的職業教育升學渠道多樣。包括職教高考、3+4中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培養、3+3中高職分段培養、中職畢業生免試注冊入學、高職學生‘專轉本’考試、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出國留學等途徑,可以滿足各類型學生的升學需求。”

職業教育不斷拓寬的升學路徑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有校長表示,對于即將面對中考的學生來說,可以將關注點放在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這條路徑,結合自己愛好專長、學業水平、個性特點,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

2015年,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畢業生王藝穎中考后進入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并在2020年通過“專轉本”考試前往金陵科技學院完成本科課程的學習。今年9月,她將前往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自己的研究生課程。王藝穎坦言,中考后,自己分數原本可以進入一所高中,但經過家長的權衡后,還是進入了大專院校學習。“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在哪里求學,只要保持上進心,老師都會助你一臂之力。”王藝穎說。

“其實,社會上從未關閉學歷提升的大門,關鍵要靠‘有心人’。”今年6月,吳明慶即將從南京工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回想過去幾年,她說,不會忘記這段時間自己一直在奔跑著的艱辛和永不放棄的決心。2013年,吳明慶高中畢業進入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學習。2016年大專畢業后進入南京一家工程造價事務所工作。“那時的我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一邊工作一邊提升學歷。”吳明慶說。2016年8月開始,她開始在江蘇開放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學習非全日制成人本科課程,并拿到了本科畢業證。2018年12月,吳明慶以江蘇開放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參加研究生考試,成功“上岸”考取南京工業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高質量育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此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其目的是為了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也讓社會各界更多關注和認可職業教育。”采訪中,不少職教專家表示。

“學生發展有個性差異,人人都上高中并不現實,更需要接受‘適合的教育’,中職教育滿足了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需要。” 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老師陳育中說,“我們注意到,在德國等發達國家,初中階段進行普職分流是常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都是不可替代的。“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時會更注重與社會需求對接,因此專業變動更新也比較常見。”南京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辦公室主任王建介紹,近年來,隨著“一老一小”的養護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其衍生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護理等專業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形勢較好。從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數據來看,相關專業就業率往往能夠達到90%以上。而越來越高的薪酬與社會認可度也讓這一類“與時俱進”的專業成了“香餑餑”。

“職業定向培養的方式也使得學生們更容易在某一具體領域深耕。不少學生還憑借平時的積累和鉆研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殺出重圍’。”應天職業技術學校就業辦負責人李長兵告訴記者。

去年11月,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專業學生朱政進入一家電梯設備安裝公司實習,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他發現,群眾需求加上政策扶持,讓加裝電梯改造工作前景可觀。”于是,“打工仔”朱政決定“自立門戶”。想創業,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但真正干起來卻沒那么容易。員工工資,宿舍房租……到處都要花錢,公司剛剛創立根基不穩,加上電梯工程周期長,回款慢,朱政咬咬牙把這些年實習攢下的幾萬元全部投了進去。“厚著臉皮聯系業主、社區、物業,“耐著性子”將工程按部推進,心里憋著一股勁,終于在幾個月后拿下多個小區業務,實現營業額260萬。他說:“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進入職業院校后會不被社會認可,但一定要敢想敢做不服輸,覺得外界越是不看好,就越要做出個樣來。”

在眾多職業院校,不乏“大國工匠”擔任學生的師傅。連日來,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老師戴文博與學生們同吃同住,積極備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機械項目。2021年年底,戴文博獲評“江蘇大工匠”稱號。戴文博說,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老師,自己更要挑好職技人才培養的重擔,汲取最新技能與知識,與時俱進,培養出更多技術優秀的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薛茂云認為,新職教法提出了完善產教融合制度支撐,把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基本導向,著重解決職業學校“一頭熱”、行業企業參與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在他看來,政府也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讓企業能夠在產教合作、校企融合當中得到一些政策的紅利。比如在稅收、用人、金融甚至土地方面得到一些實惠。如果企業有了政府的支持,它的參與度、積極性也會增加。 



提檔升級,職教本科將“聚木成林”

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是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愈發凸顯。

數據顯示,在服務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于職業院校畢業生。因此,職業教育也需提檔提質。

新職教法提出,將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持續深入,我國對高端應用型人才的技術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要求不斷提升。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正在逐步構建與新興產業技能稟賦需求適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與規格要求。”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紅明表示,“希望在未來可以擴大職教本科規模,加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和專業升格為職業本科院校,以職業教育辦學層次的提升度切實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走技能成長成才成功的發展道路。”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龔方紅表示,隨著現代職教體系的構建,職校生的發展通道打通,對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大有裨益。當專業建設水平提高以后,就可以逐步跨越到職業教育的本科甚至更高層次,這等于是打開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天花板。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還需社會共同努力

正值畢業季,一場“云”招聘上,鹽城一名職業學校的學生王同學通過面試后成功拿到了一家本地企業的offer。但她私下告訴記者,自己對這份工作并不是十分滿意,原本一家更心儀的公司對自己的大專學歷提出了質疑。

一直以來,學位都是掣肘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痛點之一。然而,在就業市場,“職業教育低人一等”“職業學校不是好學校”“職校學生找的工作不體面”“第一學歷是職業教育的不要”等偏見和雜音時有出現,甚至很多通過學歷提升的學生也會遭遇各式各樣的“就業門檻”。

此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同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潘永惠表示:“這些規定,從法律層面保障了職業學校學生的權益,為職業教育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空間,為各行各業都能‘人盡其才’提供了保障。”

南京曉莊學院陶行知研究院副研究員蔡華健認為,在我國人口增量特別是勞動力人口面臨下滑預期的當下,職業教育將是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讓受教育者從“好就業”轉向“就好業”“充分就業”的有效抓手。”

“職業教育社會地位的提升,仍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主動作為。”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眭碧霞認為,未來,社會觀念應從重視學歷轉向更加重視貢獻、重視能力,應建立各行各業平等的職業資格框架制度,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職業軌道上走到相應的高層次等級。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葛靈丹 葉真 楊頻萍 謝詩涵


相關推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