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早上6點,天剛蒙蒙亮,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蓉湖村的芙蓉特種水產養殖基地里早已忙了起來。現在正是魚苗繁殖的黃金季節,養殖基地老板黃曉東和他的員工們穿上防水服,跳進水池里,把種魚從池中抱出,開始本季度最后一次的人工育種。晨光照耀下的40畝池塘,波光粼粼,魚苗四竄,這里產出的魚苗將為本地漁業生產送來第一縷豐收的希望。
據了解,今年將有3億尾魚苗從該養殖基地送往常州、無錫各大水產養殖場,全面保障長江4大家魚魚苗的供給,積極響應長江大保護號召。
精選良種 這里的魚帶“國字號”
走進芙蓉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現場,記者看見兩個大圓桶形水池并排,池中目前養有20多條用來生產的青魚種魚,在“大圓桶”的后方依次圍堰有十幾個長方形生態魚池,用于培育魚苗生長。整個養殖池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在手動給種魚打上催產針后,幾條重達七八十斤的大青魚被分別放進了不同的水池中,進入了繁殖階段。在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過池”。一條雌性青魚剛剛產下4斤魚卵,通過人工授精,工人們將把孵化好的魚卵送到外面的水池里。如果一切正常,4斤的魚卵里將會誕生4萬條小青魚。
“我們池子里的種魚可不是隨隨便便就選定的。”黃曉東告訴記者,養殖基地里生產魚卵的種魚均選自長江邊的國家級魚苗良種場。良種場里的魚性狀優良,主要體現在個體較大、性成熟推遲、抗逆性較強等方面。當然,成為“魚爸魚媽”的種魚們的黃金繁殖期也就5年時間,再往后繁育能力就下降了。因此,基地每年都要培育后備力量。
魚苗保供 助力周邊水產行業發展
“長江里四大家魚的魚苗我們這里都有生產。”談到公司的生產規模,公司負責人自豪地告訴記者:“別看這邊養殖基地總占地面積只有50畝,利潤也不多,但規模是常武地區最大的,每年都有2到3億尾魚苗從這里游向全國各地。魚苗銷售旺季時,每天都有十余戶養殖戶前來采購。”
在基地緊挨著種魚池的另一個池塘里,一團團黑色的小魚苗游在一起。它們個頭非常小,被養殖戶們形象地稱為“黑芝麻”或者“水花”。“這一團黑色聚得越多、游動得越好,越說明它們有活力、質量好。”黃曉東說。從挑選種魚到賣生魚苗,時間跨度大概是一周。這一批生魚苗下午就會被送到預訂的養殖戶手中,開始從“水花”到商品魚的成長。
“如今農村家塘修得好,水源有保證。另外國家惠農政策好,養殖戶有積極性,所以周邊魚苗市場需求很旺盛。”橫山橋優質的水資源和無污染的水面,吸引不少養殖戶紛至沓來。鎮生態和農村工作局工作人員丁雪岳介紹,“整個橫山橋芙蓉地區每年有約4億尾養殖魚苗的市場。蓉湖村的芙蓉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基本滿足他們的需求,帶動大家增收致富。”
禁中求“長” 讓優質漁產品更豐裕
曾經有人有這樣的擔憂:長江禁捕退捕會不會影響漁產品供應?本地在漁產品供應上能否滿足群眾需要?
“之前曾經因為魚苗養殖利潤不多、太辛苦,一度想過放棄。但長江實行十年禁捕后,我頓時感覺我做的事情意義重大。”黃曉東告訴記者,如今養殖魚苗飼料、消毒、疫苗等各個環節的成本都有上漲,但自家出售的魚苗30年始終堅持以10元1斤售賣。兩年前,橫山橋鎮生態和農村工作局對該培育基地進行了改造,投資30余萬元重新修建環道以及產卵池,使基地的產量及魚苗的品質得到大大提高。
長江大保護實行后,黃曉東的養殖基地主動擴大了養殖規模,大幅度增加長江四大家魚魚苗的生產數量。據他估算,今年基地共培育了5000萬尾鳊魚、6000萬尾白鰱、3000萬尾鳙魚、4000萬尾草魚以及3500萬尾青魚。
“我們轄區的養殖池塘不僅能夠養出長江四大家魚,還能供給優質魚苗,讓優質漁產品更豐裕,保障在十年禁漁期間市民餐桌上不缺魚。”區農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李垚 夏晨希 杜亮 許亦皎)
- 熱點
- 2022-05-23 20:39:25
- 熱點
- 2022-05-23 20:38:50
- 熱點
- 2022-05-23 20:38:13
- 熱點
- 2022-05-23 20: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