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與畢業生的匆匆步履相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沖刺月”如約來臨。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1076萬名大學生將迎來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擇。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未散去、就業市場壓力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讓畢業生得其所、安其心、樂其業?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齊心努力。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啟動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教育部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一切行動都指向:匯聚合力、共促就業,讓“就業優先”穩步落實。
青年就業關系國家發展的未來。漫漫求職路上,畢業生所面對的困惑不能僅靠個人求索來排解,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多方發力,解難紓困。幫助高校畢業生應對疫情沖擊,更好搭建青年就業、創業平臺,是保就業、保民生重要方面。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對延遲離校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相應延長報到入職、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實實在在的就業舉措,真金白銀的補貼幫扶,是高校畢業生跨越就業難關的有力“助攻”,也為經濟社會發展積蓄潛能和注入活力。
疫情影響之下,大學生就業的難點有哪些、卡點在哪兒,需要我們摸準、摸細,對癥下藥?!胺€妥有序推動取消就業報到證”“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延期還款、減免利息等支持舉措”“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實施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充分考慮疫情的影響,讓就業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現實性。同時,通過政策引導,高校、企業統籌協作,舉辦就業促進周、直播帶崗、培訓指導等活動,最大限度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供需雙方的精準匹配對接。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好政策、好方案能否發揮最大效應,關鍵還得取決于畢業生的自身努力。這不僅是要求自己不放棄、不“躺平”,還要在就業路上,學會用務實和拼搏來平衡夢想和現實。好兒女志在四方,將視野拓寬,在我們身邊,涌現出一批批有志青年,他們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創業;將視野放遠,數字技術的顛覆性創新,轉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催生著一個又一個嶄新的職業和崗位。讓青春的色彩與時代的脈搏緊緊相連,把艱苦和磨礪當成人生精彩篇章的序曲,祖國大地處處生機勃勃、大有可為。
未來屬于青年,未來依靠青年。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業幫扶,引導畢業生們樹立更加多元的擇業觀,培養更加開放的求職心態,涵養有韌性、有責任感、勤奮好學、積極樂觀的職業品質,這些永遠都是青春成長、逐夢未來的助力。(文心衣)
- 熱點
- 2022-05-27 20:00:40
- 熱點
- 2022-05-27 20:00:20
- 熱點
- 2022-05-27 19:42:41
- 熱點
- 2022-05-27 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