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麒另一大任務就是帶著志愿者發送政府發放的物資、團購的物資,遞送到樓。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上海5月30日電 題:65歲的志愿者殷玉麒:“天天在崗”不言休
中新網記者 許婧
“不怕辛苦,就怕服務不夠專業、效率不高。”本次上海疫情發生后,作為上海市虹橋街道錦華居委怡德苑小區的大組長和志愿者組組長,從3月中旬至今,65歲的殷玉麒把志愿者工作當成日常工作,天天在崗。
已經退休的殷玉麒習慣于每日清晨5時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及時查看社區居委的各種通告,做好當天志愿者工作準備,在樓組長群內及時發布核酸檢測告知。之后,他就會迅速加入現場工作中,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防止有人員走動產生交叉感染。
感染病毒的住戶,往往六神無主,且帶有焦躁情緒。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殷玉麒及時組織具有教師或醫藥背景的志愿者組成支援小組,對接感染病毒的住戶,建立各個抗疫微信群,保證相關信息的有效溝通。
殷玉麒另一個任務就是帶著志愿者將政府發放的物資、團購的物資遞送到樓。這“最后一百米”的配送全靠志愿者手動完成,每次發放都要推著一個小四輪的拉貨板車,一趟趟地從小區大門口往返于各個樓門之間,一天下來他來來回回折返不知多少遍。
殷玉麒堅持在收取垃圾的一線。 受訪者供圖
小區里中老年居民較多,居民對配藥需求量加大。殷玉麒積極協助解決居民配藥問題。他的手機24小時隨時待命,大家都知道了“有困難找老殷”。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小區原有的垃圾運送人員被轉運隔離,垃圾每天收運作業量卻在增加。殷玉麒第一時間成立了小區垃圾收運突擊隊,每日安排2-3位志愿者在傍晚收取各樓的垃圾,而他自己天天都堅持在收取垃圾的一線。
后來垃圾清運有了專人負責,但小區的公共綠地、道路拐角等隱蔽處還是有隨手丟棄的泡沫盒、塑料袋等。殷玉麒在協助核酸檢測工作后,繼續穿著“大白”,拿著垃圾鉗,套好膠鞋,走入草叢中拾取白色垃圾,一揀就是一上午。
“和居民打交道的關鍵在于溝通,細節決定一切,同時還應具備應變臨時處置能力”。殷玉麒自己總結的“工作經驗”,是他過往的積淀。他當過農民、工人、干部,1974年插隊6年,返城后在五金公司工作,退休后就一直擔任小區的組長,協助居委完成了許多工作。而在鄰居們的眼中,有著多年志愿服務經驗的殷玉麒,是個“專業手”,他在組織流程管理、服務細節等方面,特別強調講求“效率”。
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殷玉麒也深受身邊老黨員的感動和鼓舞,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上海本輪疫情防控中,社區志愿者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了如殷玉麒這樣的志愿者,增強了居民們的理解和支持,社區防疫工作也變得愈發高效有序。(完)
- 熱點
- 2022-05-31 08:00:00
- 熱點
- 2022-05-30 08:03:01
- 熱點
- 2022-05-31 12:44:29
- 熱點
- 2022-05-31 12: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