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3日電 (高志苗)從3月底上海市出臺的抗疫助企“21條”到近日發布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等金融紓困助企政策一直是戰“疫”的重要內容。
作為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杠桿,金融在上海新一輪疫情中發揮重要的“穩定器”的作用。“疫情導致了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出現,金融能幫助企業解決這些不確定性和風險。”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告訴中新網記者。
楊成長認為,金融的支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根據企業復工復產的節奏和發展階段給予針對性的金融安排;二是金融要利用好期貨公司保險工具,幫助企業穩定原材料價格,穩定其供應鏈;三是金融服務方面,抗疫基金要幫助企業進行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建華也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在抗擊諸如疫情等不確定事件中助企紓困,發揮重要的“輸血”作用,是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體現社會責任的應有擔當。上海著力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在不確定性事件的危難時刻,應當發揮好金融的特殊功能。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順輝日前表示,銀行與企業是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助企就是助己。建設銀行上海分行將用好用足總行傾斜政策,為民營經濟提供足額價優的信貸資源,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以更強有力的責任擔當為企業復工復產貢獻金融力量。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近日聯合發布“助實體經濟、穩外貿發展”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復市金融支持舉措,聚焦普惠、科創、外貿等領域為民營企業提供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專項信貸支持。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也在持續金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白特榮塑膠(上海)有限公司是汽車產業鏈一級供應商,主要從事汽車、工業和消費行業的精密模具開模以及塑料注塑成型,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遇到了資金問題,交通銀行上海南方商城支行客戶經理在定期回訪中了解到企業存在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立即響應,經過銀企雙方的配合,完成了1000萬元貸款投放。
此外,銀行也通過綠色通道,滿足金融支付需求。疫情防控期間,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事業單位、公立醫院等政府保障企業,藥店、糧油、菜場等民生保供商戶的支付需求,主動開辟綠色通道,通過線上遠程處理方式及時為保供企業開通收款碼、提高收款限額,確保企業的物資供應順暢有序。
金融給企業“輸血”的同時,也在不斷助力企業自身“造血”。《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中指出,將深入實施“浦江之光”行動,孵化培育更多優質科技型企業,升級企業庫和政策庫,為企業上市提供精準化服務。支持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為重點領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楊成長表示:“給與中小科創企業一些特殊政策,進一步加大了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以及高科技企業的培育,特別是在疫情影響的當下,通過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能夠讓其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何建華也表示,為企業上市提供精準化服務,可以說抓住了上海未來發展的“牛鼻子”。“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經濟民生長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動力在于創新,而創新的動力源泉在于企業尤其是實體制造業的中小微創新型企業,這樣才能像摩天大廈那樣,不斷筑牢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的基本底盤,使城市經濟發展行穩致遠。”(完)
- 熱點
- 2022-06-03 19:53:46
- 熱點
- 2022-06-03 19:53:28
- 熱點
- 2022-06-03 19:53:09
- 熱點
- 2022-06-03 19: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