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五年來,以網絡安全法為基礎的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密集出臺、網絡安全產業迅猛發展、網絡安全行業新技術層出不窮,為維護國家安全、抵御網絡空間不確定性風險和護航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法奠基,方能固本。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各領域能夠不斷取得進步的重要保障。對于互聯網來講,雖然其無形無疆,但也要堅持“依法治網”“舉旗亮劍”“敢抓敢管”。
網絡安全是個“大課題”,忽視不得。需要我們堅持“依法治網”,筑實網絡安全“屏障”。如今的互聯網,早已不是當年的飛鴿傳書那么簡單,已經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買菜用叮咚、外賣找餓了么、打車靠滴滴、聊天用微信……這是時下最普通、最基礎的城市生活場景。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網絡安全法》是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網、化解網絡風險的法律重器,是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
網絡安全是個“大工程”,麻痹不得。需要我們堅持“舉旗亮劍”,打牢安全意識“地基”。“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網絡安全問題,很多是意識問題。有的認為世界之大、網絡之廣,詐騙不會“光顧”自己;有的為了省事,“涉密”文件通過網絡傳輸,以為無人知曉……殊不知,在日新月異的網絡技術面前,沒有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以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為途徑,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把安全意識根植到指尖,嵌入到大腦,真正構筑起國家網絡安全的堅固長城。這是《網絡安全法》深入實施的最大底氣和硬氣。
網絡安全是個“大機遇”,耽誤不得。需要我們堅持“敢抓敢管”,護航數字經濟“發展”。從個人信息保護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從網絡安全審查到大數據安全管理,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不斷強化,網絡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確立,勾勒出一個依法管網、依法治網的法律框架,織就一張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的天羅地網,破解了數據跨境流動、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影響數字經濟快速、高效、健康發展的難題,護航數字經濟創新、有序、持續發展。
網絡無邊,安全有界。網絡安全,既忽視不得,麻痹不得,更耽誤不得。相信只要堅持依法管網治網,舉旗亮劍、敢抓敢管,堅決蕩滌網絡空間的污泥濁水,讓互聯網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就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提供安全保障。(聞鳴)
- 熱點
- 2022-06-04 08:00:03
- 熱點
- 2022-06-05 20:29:09
- 熱點
- 2022-06-05 19:34:58
- 熱點
- 2022-06-05 1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