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福建考察調研,為福建發展擘畫藍圖、指引方向。福建廣大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
福建位于東南沿海,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是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閩考察調研。武夷山國家公園是首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叮囑大家要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落實總書記要求,當地在核心保護區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在外圍緩沖區域開展國家公園科普學習活動和生態茶園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 陳威:分區管控減少了人為活動對生態的干擾,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生態環境更好了,生物多樣性更富集了。
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在福建工作期間就推動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木蘭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并推動福建在全國率先探索生態省建設。1999年12月27日,木蘭溪一期試驗段工程建設開工,他和6000多名干部群眾、駐軍官兵一起參加了義務勞動。
如今,昔日的水患之河木蘭溪風光綺麗,新興產業集聚,成為造福人民的發展之河。20多年來,福建生態省建設扎實推進,全省12條主要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97.3%,有39項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
福建福州市民 葉孝強:活動有這么好的環境,唱歌,跳街舞,打太極拳,非常滿足。
享生態之美,品文化之韻。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譽的福州三坊七巷,曾在習近平同志的保護下,避免了被拆遷的命運。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坊巷,再次叮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經過多方努力,當地已陸續修繕古建筑、歷史建筑1300多處,打造17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和近300條傳統老街巷。
福建省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朱祖輝: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古厝活化利用項目,帶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將福州古厝“用起來”“亮起來”,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實現永續傳承。
福建山區多、老區多,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老區發展。下黨鄉位于閩東寧德的大山深處,在福建工作期間,他三進下黨,幫助群眾挪窮窩、拔窮根。如今的下黨鄉,正在全力發展旅游、高山生態茶等產業。2021年,下黨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多元。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黨委書記 項忠紅: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我們,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大力發展我們的綠色產業,切實把我們下黨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鄉親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目前,福建茶葉、水產、食用菌、鄉村旅游等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已經超過2萬億元,形成一批農業特色產業百億強縣、十億強鎮、億元強村。
福建是制造業大省,兩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都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了解生產經營情況。
牢記總書記囑托,這家光學鏡頭制造企業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光學元件加工精度已達納米級。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文波:習總書記說,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這一年多以來,我們在多個國家需要的領域實現了突破,對標世界頂尖光學技術,持續開拓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特種領域。
以創新為引領,福建加快打造集成電路、高端儲能、新型功能材料等21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1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1.78萬億元,比2012年翻一番。今年一季度,數字經濟增加值占經濟總量比重近50%,海洋生產總值穩居全國前列。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孟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 熱點
- 2022-06-07 09:39:43
- 熱點
- 2022-06-06 20:24:23
- 熱點
- 2022-06-08 16:47:30
- 熱點
- 2022-06-08 16: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