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第15個國際檔案日,江蘇省檔案館聯合13個市檔案館向社會開放一批館藏檔案,并開展了檔案捐贈、展覽等活動。
此次向社會開放的館藏檔案共有640722件,時間跨度從1939年至1996年,省館開放的檔案中,涉及民國時期教育,新中國成立后江蘇的就業社保、鄉鎮企業生產、出口創匯規定等等方面。13個市館開放的檔案涉及機構設置撤并、水利橋梁工程等。
江蘇省檔案館鑒定利用處處長徐志國表示:“對個人來說,可以查閱不同歷史時期的史料,進行學術研究,還有一些涉及個人切身利益的,可以查詢到民生方面政策法規、表彰獎勵、工資工齡、醫學證明、婚姻登記等一手資料,發揮檔案的原始憑證作用。”
這些已開放的檔案,單位和個人持合法證明,就可查詢利用。為了讓檔案更好服務人民、發揮社會效應,江蘇省檔案館6月9日向新安旅行團紀念館移交了8件珍貴檔案復制件。
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館長顧學讓表示:“其中包括1946年當時的媒體對我們新安旅行團的報道,和由田漢創作的新安旅行團團歌音響資料,使我們館豐富了展覽內容,為廣大青少年勵志、啟智提供生動鮮活的教材,更好發揮全國教育示范基地的價值引領作用。”
為提高館藏價值、保護社會散存檔案,江蘇省還積極開展檔案征集工作。6月9日,省檔案館收到了一批捐贈,包括抗疫網頁檔案、江蘇扶貧檔案、江蘇早期援藏檔案、重要歷史人物檔案等。
此外,江蘇省檔案館還圍繞“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主題,組織了《新時代、新成就、新江蘇》、《建黨百年 初心如磐-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浦沫瀚、張正報道)
- 熱點
- 2022-06-07 09:39:43
- 熱點
- 2022-06-06 20:24:23
- 熱點
- 2022-06-09 19:50:53
- 熱點
- 2022-06-09 19: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