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視網消息:企業集群帶動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又讓邊疆的企業“走出去”。借著“走出去”的這股東風,如今的丹東正在構建互市貿易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通過出口貿易,遼寧邊疆不少好物產實現了世界環游。在丹東最大的雜色蛤生產基地東港,小小雜色蛤就借助對外貿易政策出現在全球各地的餐桌上。現在正是雜色蛤最肥美的時候,經貿發展的東風讓這口舌尖美味走出國門,漂洋過海,端上了世界的餐桌。
總臺記者 王海旭: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海上作業,滿載著五十多噸雜色蛤的漁船已經在我身后靠岸了。這里每年能夠出產雜色蛤26萬噸,相當于裝滿13000多個集裝箱。小小的雜色蛤不僅成為了當地水產的“大主角”,還吸引了一大波的國際粉。
為了讓東港雜色蛤能夠賣得更好,當地人不僅在活蛤保鮮上下足了功夫,還通過現代化的精深加工技術讓凍煮后的雜色蛤肉在國際市場擁有了更高的“身價”。
當地海關還為出口的雜色蛤開辟了專屬的“快車道”,給它們發上一張張“綠色簽證”,最快兩三分鐘就可以出證通關。
好市場帶來了好收益,東港雜色蛤“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每年為當地創收100多億元,其中創匯超20億元。
相關推薦
智慧安居!南京棲霞這樣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 熱點
- 2022-06-18 21:07:20
【地評線】“好評中國”迎盛世 百川歸海納強音
- 熱點
- 2022-06-18 21:00:02
【地評線】漫評:鐵路“飛馳”,“流動的中國”奔涌向前
- 熱點
- 2022-06-18 20:59:32
【大國“糧”策】漫評:讓大國“糧”策鋪實發展“稻”路
- 熱點
- 2022-06-18 20:58:15
【地評線】系統治“沙” 護綠水青山
- 熱點
- 2022-06-18 20: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