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

過去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領導全黨全國人民開創了改革開放新局面: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人民群眾各方面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重點領域改革成效顯著

2022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4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4%,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繼續位居世界前列。同時,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動力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一個重要突破口。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中,著眼于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一系列基礎性制度基本形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項基礎制度。自2018年這項制度在全國全面實施起,清單持續“瘦身”,我國市場準入制度體系逐步成熟完善。2022年版清單與2018年試點版清單相比,事項數量由151項縮減至117項,縮減比例達23%。同時,及時依法將傳媒、金融、平臺經濟等重點領域納入清單管理。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斷提速。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公布。建設統一大市場,著眼于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的轉變,將對全球高端要素和市場資源更具吸引力,從而更好聯通國內與國際市場,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支撐。

隨著價格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我國農產品、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價格市場化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部的農產品、80%的電量、50%的天然氣量、90%的民航旅客運輸量價格是由市場形成的。2021年底,全社會商品和服務價格市場化程度已達97.5%。

近兩年,我國又不斷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采取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通過穩煤價,進而穩電價、穩企業用能成本,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新春伊始,山東煙臺港,一輛輛商品車正有序開進港口的滾裝船內。船滿載后,在煙臺海關現場監管下,這些商品車搭乘貨輪出口國際市場。

2022年,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獲批山東省首家汽車出口配送型出口監管倉,煙臺海關綜合運用“提前申報”“抵港直裝”和“邊裝船邊運抵”等便利化通關措施,幫助車企解決出口業務快速增長帶來的港口堆存場地緊張、堆存費用高等難題,為商品車出口打造最優通關環境。

類似場景,每天都在全國各自貿試驗區出現。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自貿試驗區開放步伐不斷提速。2022年新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施行,實現了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我國21個自貿試驗區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4.5%;海南自由貿易港貨物進出口額突破2000億元,增長36.8%。

新時代10年,我國開放型經濟取得歷史性成就,貨物與服務貿易總額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資全球占比從8.2%提升到11.4%,對外投資穩居全球前三。

外商投資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2020年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為外商投資權益提供了更全面、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限制措施由最初的93項減到31項。外商投資環境明顯改善。我國連續3年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充分保障了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待遇。

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迎來新契機。截至2022年末,我國已與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連續舉辦5年,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效顯著。2022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9.4%,明顯快于全部進出口增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萬列,增長9%;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累計發送貨物75.6萬標箱,增長18.5%。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目前已有數十家跨國公司總部與商務部對接近期來華商務考察的相關安排。”在近期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指出,這充分顯示出外資企業布局中國市場的積極意愿,也再次彰顯中國對外商投資強大的“磁吸力”。

中國貿促會近期調研顯示,390多家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中,98.2%的受訪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對今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抱有信心。

外資企業的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強勁的內生動力。我國擁有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更為堅實。我國是全球超大規模且最有增長潛力市場,隨著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顯現,消費需求將逐步恢復,消費升級的步伐也會加快。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今年,隨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效應逐步顯現,制度型開放不斷深化,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我國的營商環境將持續優化,社會預期將逐步改善,發展信心將穩步增強。我國將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在更高開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環。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