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2013年至2022年,十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53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聽取約400位代表委員發言,深入交流,真情互動,留下許多暖心瞬間,體現著深厚的人民情懷。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言一行系民生。2015年3月6日,在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會上,當一名代表在發言中談到蘇區振興時,習近平總書記拿出一封贛州籍百歲老紅軍發展油茶產業心愿的信,并說:“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懷下,贛南的油茶產業迎來了大發展,20多萬貧困人口參與油茶產業發展脫貧,人均年增收800多元,油茶產業鏈不斷向化妝品、醫藥保健品等延伸,年產值超過百億元,成為老區人民的“幸福樹”。
“講不完的油茶樹故事,道不盡的魚水情深。”從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到“懸崖村”大涼山昭覺縣阿土列爾村,全國貧困地區和人民群眾同樣感受到強勁的為民脈動。“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鄭重承諾,激勵著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名村干部,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鐵血壯志,勠力同心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歷史性跨越。消除絕對貧困后,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政策,讓“扶上馬送一程”的務實舉措,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打下了堅實基礎。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十年兩會,除了聚焦“脫貧攻堅”之外,“靈活就業”“房住不炒”“分級診療”“戶籍制度改革”“專精特新”“節用裕民”等也成為熱詞。這些熱詞,既充分傳遞了可感可知的民生溫度,也承載著造福于民的強勁力度和顯著效度。我國多年超額完成就業目標,僅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就達1269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目標任務,牢牢穩住了就業基本盤;2022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4%,已實現連續18年上漲;罕見病用藥70萬元一針,被“砍”到3.3萬元一針,讓一縷陽光照亮用藥患者的人生;2022年衛生健康支出增速保持高位,社保相關支出增速有所抬升,民生兜底更加堅實有力……系列惠民利民舉措的落地落實,正是為人民代言、為人民立言、為人民造福的執政應答。
致廣大而盡精微。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國兩會熱詞是民生暖意的縮影,讓“發展”與“人民”緊緊相連。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堅持揮毫寫意和精細工筆相結合,我們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我國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2年超120萬億元,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主引擎”;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全球第11位,較2012年躍升23位;我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森林覆蓋率增長到24.02%,沙化土地重點治理區實現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高質量的發展破題,人民幸福的基石越發堅實。
大道如砥,不負人民。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新期待。我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兩會為民脈動必將更加強勁有力,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不負使命,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幸福、奔向美好,攜手繪就共同富裕的新圖景。(艾佩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