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向總書記報告——江花更紅水更藍,春風習習入畫來

2013年3月8日,黨的十八大后的第一次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會上,總書記數引詩句贊江蘇美景,并對江蘇作出了“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貢獻”的殷殷囑托。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8500萬江蘇人接續奮斗,砥礪奮進。如今的江蘇,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今天,5位10年前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老代表有無數的話想對總書記報告:

煙花三月,江花更紅,江水更藍。

江蘇大地,正是春風習習入畫來。

把“江南人居天堂”美好意象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全國政協委員周嵐

“十年前我有幸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特別是總書記在講話中富有情感地吟誦了《憶江南》等詩詞名篇,充滿了對江南人居天堂、魚米之鄉的欣賞和認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江蘇省委會主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住房和建設廳廳長周嵐當年是江蘇團的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她說,牢記總書記對江蘇當代城鄉建設的殷切期望,我們必須把“江南人居天堂”的美好意象傳承下去,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十年間,江蘇形成了以“美麗宜居城市”和“特色田園鄉村”為目標和抓手,推動美好江蘇城鄉建設的系統思路。周嵐告訴記者,美麗宜居城市圍繞“美麗”“宜居”“城市”三個關鍵詞展開。“美麗”強調“三美協同”,包括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宜居”強調“三居遞進”,包括安居體系、適居服務、樂居環境。“城市”包括健康城市、美麗城市、永續城市。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重點圍繞“特色”“田園”“鄉村”三個關鍵詞謀劃推動。“特色”強調的是要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田園”指的是要重塑田園風光、田園建筑、田園生活;“鄉村”則是要著力建設的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

周嵐介紹,按照總書記為江蘇指引的方向,江蘇上下共同持續努力,取得了積極的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江蘇保有全國最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獲得的聯合國人居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數量最多。

周嵐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努力,聚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把總書記親自為江蘇擘畫的“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變為可觀可感的美好現實。


太湖畔小村落“蝶變”,拈花灣為江南再添勝景

——全國人大代表吳國平

“十年前,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既感到無比自豪,更感使命重大。”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無錫靈山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吳國平說,十年來,總書記的囑托猶在耳畔。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生動實踐在江蘇大地不斷上演。拈花灣的“蝶變”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吳國平介紹,十多年前的拈花灣,還是太湖邊的一個自然村,原本河道淤塞、礦山裸露,給太湖帶來了污染。對此,無錫市堅決實施“治太保源”,啟動拈花灣項目。如今,走進拈花灣,滿眼水木清華,河清海晏,一派江南盛景。拈花灣也從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村落,變成了全國知名的網紅小鎮,帶動了周邊就業與鄉村振興。

吳國平介紹,目前,拈花灣對岸的宜興周鐵,大拈花灣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項目將帶動區域逐步走出一條環境與經濟共贏、生態美與百姓富共生的路子,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實寫照。


發展林下經濟,把荒山變綠山、再變金山

——全國人大代表李葉紅

“2013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殷殷囑托江蘇要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十年來,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盱眙縣業盛鮮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葉紅致力于“把荒山變綠山再變金山”,通過種植特色林果,探索林下經濟,因地制宜帶動周邊老百姓共同致富。

李葉紅多年扎根農業一線,她深刻認識到,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因地制宜,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基于盱眙獨特的地理環境,她帶領群眾一起,給荒山披上了“綠裝”,并開發成為瓜果飄香的“金山”,目前果木年產值已達到1000萬元以上。同時,她還帶領周邊種植戶先后開發荒山2萬余畝,既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又拓寬了周邊農戶的致富渠道。“我們目前種了桃、梨、葡萄、碧根果,既有生態效益,又產生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從自己承包果園創業,到帶領周邊村民從事荒山綠化種植、生態果林開發、林藥套種、農產品深加工等農業開發行業,李葉紅表示,自己將繼續一步一個腳印,不斷為實現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增添動能。


“好地方”揚州越來越美,處處生機煥然

——全國人大代表周善紅



“2013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吟誦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名句,那一幕我記憶猶新。2020年11月,總書記又親臨揚州考察調研,特別稱贊‘揚州是個好地方’,更讓我深感自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善紅說。

作為一名揚州人,周善紅切身感受到身邊的變化。“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揚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重托,積極探索、科學謀劃,始終嚴格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好地方’揚州越來越美,處處生機煥然。2022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州舉辦,更進一步向世界展現了江蘇高水平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成果。”周善紅說,如今,整個揚州就是近悅遠來的生態公園,持續吸引著八方游客。

“作為揚州招商大使,我還會用自己的切身感受,邀請更多的海內外企業到揚州這片熱土投資發展,讓更多的企業家在揚州扎根創業、安居樂業。”周善紅說。


沿江曾經大煙囪林立,如今是市民休閑必去之地

——全國人大代表劉璠



如今的南通濱江美如畫中,微笑天使江豚不時躍出水面,引來市民圍觀。

“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正不斷成為江蘇大地上的美好圖景。”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劉璠告訴記者,南通作為沿江城市,以往沿江一帶工業集聚,煙囪林立。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以來,南通沿江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濱江公園,在工業搬遷、生態治理后,如今成為了本地市民休閑的必去之地,還是吸引各地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循著總書記的指引,持之以恒“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眼下,南通江邊昔日的“工業帶”蝶變“科創帶”,長江南通段水質整體穩定達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正如總書記所說,生態環境投入是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我們江海兒女將一如既往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感恩奮進。” 劉璠說。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