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在加州圣迭戈的海軍基地舉行的儀式上宣布三國核潛艇合作 圖自路透社
3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就美英澳宣布核潛艇合作發表的聲明作出回應。他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英澳脅迫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處在保障監督問題上為其核潛艇合作背書。美英澳所謂遵守核不擴散承諾的表態,純屬欺世盜名。三國核潛艇合作構成嚴重核擴散風險,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目的和宗旨,沖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根據三國公布的相關消息,最早從2027年開始,四艘美國和一艘英國潛艇將開始輪換進駐位于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斯特靈皇家海軍基地,澳大利亞也將在東海岸地區建設新的潛艇基地。2030年后,美國將先向澳大利亞出售三艘二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并在隨后的20多年里逐步交付新的核潛艇,到2058年,澳大利亞將擁有8艘核潛艇組成的新艦隊。
三國此舉將給地區安全局勢帶來巨大不穩定因素。早在2021年9月15日美英澳三國宣布建立所謂“三邊安全伙伴關系”(以下稱“奧庫斯”)、并表示將支持澳大利亞建立核潛艇部隊以來,關于此舉將在亞太地區造成嚴重的安全危機的擔憂就不絕于耳,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官方當時就警告此舉可能會在亞太地區引發軍備競賽。今年2月7日,美國海軍上將哈里·哈里斯在國會聽證會作證時表示,向澳大利亞交付核潛艇“將改變地區的力量平衡”。獨立公共政策智庫澳大利亞研究所國際和安全事務項目主管艾倫·貝姆就指出,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可能促使美國的其他盟友提出類似要求,從而帶來軍備競賽的風險。
同時,澳大利亞自身也可能成為地區不穩定風險的重要因素。盡管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貝尼斯在13日的活動中都沒有明確提及這項交易的目標究竟指向何處,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衛報》和“美國之音”等西方媒體都普遍認為,三國此舉是為了“抗衡中國”。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諾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就表示,“‘奧庫斯’的行動將導致該地區的不穩定”,“澳大利亞由于其地緣政治地位,將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重要據點”。澳大利亞前總理、工黨前領導人基廷15日發表聲明稱,美英澳核潛艇交易是一個多世紀以來澳大利亞工黨做的最糟糕決定,澳大利亞不加批判地迎合了美國的戰略意愿。
三國此舉更是戳破了美國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的謊言。英國《衛報》報道說,該交易利用了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中的一個漏洞,即用于非爆炸性軍事用途的核裂變材料,如用于艦艇推進,可免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檢查和監測。這筆交易是65年來首次有人利用這個漏洞,把核裂變材料和核技術從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轉移到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突鶉H和平基金會核政策項目聯合主管詹姆斯·阿克頓表示,澳大利亞購買美國核潛艇的交易對國際核不擴散體系“造成了真實而具體的傷害”,“我們也許不用擔心澳大利亞會濫用(武器級的)核燃料,但其他國家可能會將其作為解除核燃料的保障措施的先例”。
同時,這項交易也可能打破南太平洋地區多年來致力于建立無核化地區的努力。早在2021年9月15日“奧庫斯”宣布核潛艇交易之后,新西蘭就宣布將堅持該國的“無核政策”,禁止澳大利亞核潛艇進入新西蘭。3月14日,印度尼西亞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希望澳大利亞繼續履行其在《不擴散和武器條約》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措施下的義務”。
極為諷刺的是,過去這些年里出于地緣政治利益,美國不斷以“防止核擴散”為由,對一些小國和平利用核技術的計劃指手畫腳、橫加干涉,動輒揮舞制裁大棒。而現在,為了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美國卻不惜用高度敏感的核技術做交易,“鉆規則的漏洞”并且破壞地區合作秩序。這種赤裸裸的雙標行徑,將其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的真面目暴露無遺。
亞太地區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地區,與過去40多年里地區國家協力合作創造出的和平穩定局面密切相關。美英澳三國若真想為地區繁榮發展計、為全球和平穩定計,就應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的呼聲,摒棄陳舊的冷戰零和思維和狹隘的地緣政治理念,切實履行國際義務,不要做破壞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事。(聶舒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