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世界水日:跟隨省委書記步伐,看江蘇如何呵護“水”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作為地處東部沿海、各大水系最末梢,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大海、大江、大河和大湖的省份,江蘇可以說和“水”息息相關。治水護水,關乎高質量發展的大局、關乎全省人民幸福生活。肩負著“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重大責任,江蘇如何在“水”上下更大的功夫?

省委書記信長星履新江蘇以來,在省內多地開展調研,評新君留意到,關注“水”、保護“水”、研究“水”,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今天,我們就沿著信長星考察調研的步伐,看江蘇如何呵護“水”。

護水守水

推進長江大保護走綠色發展之路

2月19日下午,南通五山地區濱江風光帶。午后的陽光撒在長江上,壯闊無垠的江面金光閃閃,波光粼粼。恰逢周日,人們扶老攜幼,來到這里觀江景、放風箏,處處歡聲笑語。正在此處考察的省委書記信長星沿觀江棧道和群眾一起步行,正在眺望長江時,他發現江面上躍起一頭頑皮的江豚。循著信長星所指,大家紛紛注目,發出一片歡呼。


圖片


長江江豚被認為是長江生態的“晴雨表”和“微笑天使”。人們也許難以想像,這個江豚騰躍的五山濱江地區,歷史上污染問題突出、環境臟亂差 ,“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正是推進長江大保護,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繪就出今天這幅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美景。

南通也是江蘇全省堅定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要求的縮影。

十年來,江蘇敢于“刮骨療毒”,更敢于“壯士斷腕”,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狠抓長江環境治理,對突出環境問題下猛藥,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圍繞修復長江生態岸線,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截至2022年底,作為長江下游的江蘇段,長江干流水質連續4年保持在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比例達98.3%,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如今,生產岸線變為生活岸線,公園綠地替代碼頭船廠……從之前的“化工圍江”到如今的一江清水、兩岸蔥綠,432.5公里的長江江蘇段,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岸線總長1169公里,涵養著江蘇1/6的沿江生態。

“從多年未見到隨意偶遇,‘微笑天使’成為長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的有力印證。”在調研中,信長星一再告誡大家,要保持敬畏之心,持之以恒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守護好萬里長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態屏障。

圖片

依水傍水

讓百姓充分感受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圖片


“這河里的水還是比較清澈的”,在南通海門區悅來鎮,信長星深入田間地頭考察。在農民房前的小河邊,他俯下身子,撈起河中的水草,仔細查看水質,與基層同志交流,詳細了解農村分散污水處理、河道治理等情況。他說,從這里可以看到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初步形態,要用心用情做好“三農”工作,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月1日至2日在蘇州調研時,信長星就提到,要通過水環境的治理,讓老百姓充分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橫跨滬蘇浙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杉樹成林、碧波蕩漾,作為示范區首個跨界河湖聯治項目,連接青浦和吳江的元蕩生態岸線貫通工程成效顯現。信長星實地察看跨域生態聯保共治、岸線綜合治理,希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之地。

評新君了解到,近年來,江蘇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累計建成生態安全緩沖區45個,啟動“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出臺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行為負面清單;深入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面推行池塘標準化改造,有序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去年新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55萬戶,美麗鄉村正在成為江蘇的亮麗名片。

圖片

治水興水

造福流域人民確保河湖安瀾

江都水利樞紐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2月14日,信長星來到揚州,深入了解東線工程建設運行、水利樞紐發展歷程和水源地生態保護等情況。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水質取樣分析,信長星拿起剛剛取好的樣本,查看水質情況,詢問監測結果。他指出,要牢記“國之大者”,統籌做好調水、排澇、泄洪、通航、農業灌溉、改善生態環境等工作,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送。他要求相關部門密切跟蹤雨水情和汛情、旱情變化,科學精準調度,發揮好水利樞紐在關鍵時期的關鍵作用。


圖片


四河穿城、五湖鑲嵌,淮安是生態資源豐富的江淮水鄉。2月15日,在淮安洪澤湖大堤,信長星徑直走下堤壩,一直走到水邊實地察看,向相關負責同志詢問水位、洪澤湖治理保護等情況。在詳細了解全省水系水網布局,實地察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設后,信長星指出,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要以對歷史極端負責的態度打造精品工程、建好生態廊道,確保河湖安瀾,以治水興水的新成效造福流域人民、建設美麗江蘇。

安瀾工程越牢靠,抗御災害越從容。評新君通過權威部門的發布了解到,近年來,江蘇加快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動系統治水能力不斷提高。全省成功抗御2018年淮河春汛,2019年蘇北地區60年一遇氣象干旱,2020年全域大洪水,202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滯留江蘇時間最長、雨量最大、影響最廣的“煙花”臺風,2022年長江流域1961年以來最嚴重氣象干旱,無人員傷亡,無重大險情,減免災效益3000多億元。

圖片

親水愛水

傳承文明庚續江南文脈

在揚州調研時,信長星來到運河三灣生態公園,察看沿線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情況,了解大運河揚州段歷史變遷。他說,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好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提升、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旅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升級,讓這條致富河、幸福河永遠造福人民。隨后,在參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標志性項目——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時,信長星不時與專家交流探討,他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更好地傳承運河文明、講好運河故事、傳播運河文化。

作為運河原點省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江蘇成立了省大運河文化帶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納入建設范圍,出臺了全國首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地方性法規,連續多年舉辦國內唯一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性論壇、成功打造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如今,千年運河正化作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汩汩滋養著江蘇人民,在新時代展現出青春芳華。

無錫蕩口古鎮北接長江,南貫太湖,鐘靈毓秀、河道縱橫、湖蕩密布,2月3日,信長星來到這里,沿街巷察看歷史文化保護、文旅產業發展。他說,古鎮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守護好、傳承好江南文脈,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評新君留意到,今年省兩會期間,信長星參加無錫代表團審議時,同樣指出,要更好呈現“太湖明珠”之美,治理好太湖母親湖,讓無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永遠的太湖明珠。而為了治理好太湖,近年來江蘇省級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320億元,帶動各級財政和社會投資近3000億元,共實施7000多個重點工程。經各方共同努力多年整治,江蘇省太湖流域水質藻情持續改善,生態持續恢復,如今的太湖重現碧波萬頃。2022年上半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15年以來首次達到Ⅲ類標準,各項水質指標均創2007年以來最好水平。2022年,即使太湖流域遭遇罕見高溫少雨極端天氣,太湖藍藻依然得到很好控制,太湖8個水源地水質保持良好,自來水出廠水水質全面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評新君了解到,在全國兩會剛剛結束之后,江蘇就由相關省領導牽頭開展全面加強太湖治理的調研,在此基礎上將制定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的行動方案。

江蘇依水而生,也因水而興,相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水韻江蘇”一定會更加靈動、更加迷人,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的鮮明特色。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