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夕,江蘇各地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致敬英雄等主題活動。
今天(4月3日)上午,南京市拉薩路小學開展“致敬英雄”主題活動。
“袁國平在戰斗動員時對戰士們說,如果我們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后一發留給自己,絕不當俘虜。在扣動扳機的一剎那,袁國平用生命踐行了承諾。”革命英烈袁國平之子袁振威為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同學們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他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父親袁國平英勇犧牲的故事。
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身負重傷的袁國平為了不連累戰友、不影響部隊行動,舉槍自盡,壯烈犧牲。
袁振威說:“父親犧牲的時候,我不到兩歲,是母親的言傳身教,和父母親戰友們的教誨,使我了解了我父親的過去,以至于成為我崇拜的對象、學習的榜樣和追尋的目標。”
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學生陳嘉琪說:“我們要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4月2日,鎮江200多名青少年走進鎮江烈士陵園,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強國復興有我——‘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活動”。他們滿懷崇敬、瞻仰烈士紀念碑,為犧牲的烈士獻上一朵朵白菊,寄托哀思。
鎮江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楊鎧鳴說:“正是他們前仆后繼的英勇犧牲,才換來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
連云港市贛榆區寧海路小學的師生們來到抗日山烈士陵園開展“追尋先烈足跡,汲取信仰力量”清明祭掃活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連云港市贛榆區寧海路小學學生韓婉婷說:“我深深地感受到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是多么崇高,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繼承革命傳統,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明玉花 徐明 通訊員/鎮江臺 連云港臺 編輯/徐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