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簽署項目落戶協議到項目完工生產,包括在我們公司一些項目推進過程中一切手續的辦理,都能在一周之內迅速拿到相關手續文件。”江蘇旅伴護理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海東談到當地的企業幫辦服務稱贊不已。今年以來,泗陽縣主動把幫辦服務延伸到項目建設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化身“店小二”,主動跑腿、排憂解難,加速項目早竣工、早投產。
壓實責任,破解難題更“舒心”。為貼心服務好企業發展,泗陽經濟開發區成立了31個幫辦組,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分級處理,壓茬化解。金牌櫥柜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就是在一次次走訪中解決的。在走訪過程中,幫辦組發現金牌廚柜因為準備擴大生產,在用水用電方面存在了一定的困難,得知情況后他們積極對接縣有關部門,解決問題,幫助企業正常生產。江蘇金牌廚柜泗陽基地副總經理鄭暢介紹說,幫辦組常態化入企走訪,不僅指導企業黨建,就連用工、水電、安全檢查等一系列小事,也耐心幫助解決,現在目前訂單狀況一切正常,今年預計產值超過20億。
泗陽縣堅持選能用賢,進行社會化招錄,先后選派28名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入企服務,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存在困難和問題,宣傳惠企政策,傾聽企業訴求,收集意見建議,以高標準、高效率助力問題解決。并且對幫辦人員出臺管理考核辦法,壓實責任,構建“1+3”結對幫扶培養體系,促進專職人員心系企業,助鏈發展。通過這些有力措施,桐昆恒欣、海聆夢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入駐泗陽。
建章立制,助力指導更“貼心”。江蘇德利特包裝項目負責人李南春談起當地政府為他們提供的一系列“保姆式”貼心服務,豎起了點贊的大拇指,“我對泗陽營商環境印象特別深刻,因為我們是五證聯發的項目,從土地進入摘牌到我們五證,只用了短短的15天,其中還有四個休息日,也就是說去掉四個休息日,只有十天的時間就把我們把五證辦到了,這中間,每一天都有各個相關部門的人員跟我們具體去對接,一直手把手地教我們,直到所有施工之前需要辦的證全部辦理完畢。”
泗陽不僅出臺助企紓困“十二條”,進一步幫助制造業企業等市場主體紓困解難,還建立重大項目專班專員制度,組建“紅色幫幫團”,從商務、工信、科技、發改等職能部門選派20名黨員骨干擔任紅色幫辦員,按月開展系列助企成長活動,為企業發展提供“兜底式”“保姆式”服務,先后走訪鏈上企業黨組織22家,累計入企幫辦40余次,梳理6大類48個問題進行集中交辦,累計解決企業難題46個。
圍繞需求,精準施策更“用心”。為了確保企業滿產達產,泗陽縣持續開展企業家早餐問需會、縣領導掛鉤培育重點企業等系列幫辦服務活動,堅持規上企業戶戶到、重點企業全覆蓋,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用能等問題。泗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何清介紹說,“我們建立起日監測調度工作機制,對229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開展日監測,開展幫辦服務,精準對接相關部門,全力幫助企業解決貨物運輸,融資和用工等方面的問題,加快推動企業滿工滿產和有序生產。”
在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全縣重要產業鏈上泗陽組建聯合黨委,建立月度例會、聯合黨委委員結對幫扶等工作機制,擬定11項45條重點任務清單,針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痛點難點堵點,堅持精準施策,推進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跟蹤服務,系統幫扶鏈上企業。
近年來,全縣上下堅持“項目為王”,進一步合并、簡化、并聯企業拿地后的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等流程,強化“多評合一”、“多審合一”等,做到“交地即發證”、 “拿地即可開工”。以實實在在的服務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企業、企業家發展信心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