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多位一線創作者談內容表達:“要善于講故事,小時候一則童話故事的道理會影響一生”

央廣網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王晶)一個“全員媒體”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今天,我國網民數量已從10年前的5億多人增長到10億多人。依托不斷發展的互聯網平臺,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可以發出聲音、人人都是議題的傳播者和推動者。近日,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全員媒體·網上內容建設新力量”“青春律動 ·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論壇”等多個平行論壇在南京舉行。

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全員媒體·網上內容建設新力量”平行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正能量傳播者承擔社會責任:講故事 講道理

隨著通信技術和傳播基礎設施的迭代,“全員媒體”圖景不斷豐滿,一批優質內容生產者積極運用新型傳播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助力構建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而與此同時,近年來,一批優質的內容生產者主動承擔起了社會責任,成為正能量傳播者,助力構建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呈現出無比精彩的“中國故事”。

“明叔雜談”賬號運營人明金維以前在媒體工作,如今自己寫公眾號,他分享稱自己本質上仍是輿論戰線上的普通工作者。“網絡信息傳播需要樹立正確的導向,我們應該把大力氣花在消弭分歧、凝聚共識上。”明金維指出,在價值多元的時代里,網絡輿論環境十分復雜,網絡內容創作者自身更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傳遞更多的正能量。曾到訪過40多個國家的明金維,目睹過不同國家在走向現代化過程中遭遇的挑戰與挫折,豐富見聞令他更加明白理性與客觀的重要性。

“我們身處媒體和技術都在發生巨變的時代,當我們敘述中國發展的成就時,既要講事實,也要學會講故事。”明金維表示,信息傳播過程里的不對等經常導致意見分歧和情緒對立,因此要更有策略和技巧地應對或化解矛盾,將客觀事實與軟性敘述相結合。

他還在現場分享創作經驗,明金維認為,個人創作要跟社會大局結合起來,不僅如此,還要講道理,“作為理性的人,大家內心深處都是講道理的,但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可能就會出現謾罵。”明金維強調,要善于講故事,小時候一則童話故事的道理會影響一生。

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平行論壇“青春律動 ·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尊重青年群體圈層文化發展規律 運用數字媒介激活積極力量

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優勢和網絡傳播特點,發出中國的聲音?

“社交平臺的發展,讓每個普通人都成了傳播者和創作者。”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杜少中說,這不僅推進了信息傳播的自由和開放,也促進了公眾的自我表達和參與。自媒體作為一種傳播形式,對于信息的傳遞和輿論影響空前重要。

“90后”自媒體人唐思雨認為,自媒體有自己的優勢。“得益于草根形象,我們在內容的創作上顯得更加自由、靈活。”

當下,網絡空間的圈層傳播生成人們日常交往的新場景,青年群體的圈層化尤為明顯。如何利用這一特征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張紅軍在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平行論壇“青春律動 ·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論壇”上表示,把握網絡空間的圈層傳播,需要尊重青年群體圈層文化的發展規律,運用數字媒介來激活青年的積極力量。

“能受到觀眾的喜愛,其實和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那年那兔那些事》作者林超表示,《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主旋律是在國家發展大背景下誕生的一個小分支,恰好承載了國人的愛國情懷,只是被更多年輕人看到和接受。在林超看來,愛國主義不是生澀、說教的,它需要大家更多努力、創新讓其更接地氣。“很多年輕人很接受這個形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由內而外的感情,從而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這樣的愛國主義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張紅軍(央廣網發 萬鵬程 攝)

互聯網文化創意領域工作者必須保持持久的定力與決心

“比起動輒千字的文章,符號不僅能突破語言屏障,還能在特定群體中有效傳播。文化創意與科學技術的碰撞融合正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烏合麒麟”團隊主策劃胡睦洋認為,互聯網文化創意領域的工作者必須保持持久的定力與決心,要根據時代發展適時調整創作方法,將技術化手段與現實世界相聯系,積極探索虛實互動中的創意路徑。“我們期待各行各業攜手并進,堅信產業眼光、堅守商業邏輯、堅定事業思維,讓中國敘事在行業融通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新的歷史機遇中創造出更優成績。”

如何激活青年人與生俱來的積極力量?

張紅軍認為,應當運用好數字媒介和網絡圈層的內聚效應,從內容和技術層面發力。“內容上,可以挖掘能夠引發青年人情感共鳴和關系認同,凝聚圈內人群、實現擴圈傳播;技術上,應合理利用智能算法、大數據等技術洞察青年人圈層傳播的特征,理解他們對個體交往情感共享以及對社會信息等方面的需求。”

隨著網絡生態的不斷變化,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也陸續出現。如圈內對個體的規訓及群體的極化,圈層之間的觀點碰撞和摩擦等。如何規避或減少這些問題產生的負面效應呢?張紅軍表示,應當通過宣傳教育提升青年群體媒介素養。“從本質上看,圈層文化是圈層參與者依托于文化載體的一種深度連接。無論是喜歡二次元的動漫圈,還是愛好游戲的電競圈,或是各種具體的藝術圈、運動圈,都有各種獨特的審美觀念體系和話語表達體系,有的甚至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張紅軍認為,網絡社會中青年圈子文化具有鮮明的交互共享特點和流動性規律,主流文化要以尊重的態度理解和包容青年群體的文化選擇。“應當看到青年群體在文化創造中產生的獨有價值,給予他們充分的成長空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為我們的社會文化發展提供動力。”張紅軍說。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