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好,綠野花澗。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長山峪鎮二道營子村,田地里不時走過村民勞作的身影。
“這陣子實在是忙,大伙兒也都很辛苦。鄉村振興,要靠實干來實現。”一大早,村黨支部書記周家旺就帶領村干部,將剛剛運來的復合肥搬到放置點,然后挨個通知村民,組織分發工作。復合肥剛發完,鎮上負責防汛工作的干部就來到了村里,周家旺還沒顧得上喝口水,就又同防汛工作組對接起今年的汛前準備工作。
二道營子村位于灤平縣東南,距縣城約30公里,周圍群山環繞。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二道營子村近年已逐步形成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三大支柱的發展模式,村民在改善生活、發家致富的大道上越走越穩。
“收菜的車就要來啦,趕緊讓大伙兒把黃瓜摘一摘吧。”河鋼集團唐鋼公司駐二道營子村工作隊隊長王靜泊在村里工作8年多了,他一邊溝通著工作隊的項目進展情況,一邊同有蔬菜大棚的村民交流著收菜安排。
“這里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蔬菜生長。”王靜泊說,當初他們剛到村里開展工作時,村里只有30多座蔬菜大棚,且有約一半是閑置的,“銷路問題制約了大家的積極性。”
經過工作隊的多方聯系,二道營子村逐步與北京密云區、豐臺區、門頭溝區以及河北承德市的批發單位建立了穩定聯系和供貨關系。截至目前,全村已形成以黃瓜為主、土豆茄子為輔、外加玉米的種植業體系,全年種植業收入在930萬元以上。
“現在光是蔬菜大棚就有193座,已經成了我們村的一大特色。在供貨旺季,黃瓜差不多每天都要摘一茬。”村民呂志國介紹,這些年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芥菜苗、綠蘋果、洋薊、桑椹、芋瓠、小芋頭和秋葵的種植都逐步發展了起來。
山間,蜂舞蝶飛。養蜂專業戶李海燕正忙碌著整理蜂箱,“這些蜂蜜綠色天然、質量上乘。有時一下子能賣掉幾十罐,可受歡迎了!”說起蜂蜜的銷售情況,李海燕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圍場,牛羊飲水。曾擔任村委會主任的孟兆清,如今經營著一家規模不小的養牛場。“我們村的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涵蓋領域也廣,包括牛、羊、豬、雞、蜂等。全村養殖業的年收入基本能保持在400萬元以上。”孟兆清說。
在村黨支部和工作隊的密切配合下,村里還舉辦除種植業和養殖業外的豐富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除了村里設置的環衛、防火、巡河等24個公益崗位外,我們還同周邊城市的用人單位進行對接,把培訓后有務工意向的村民介紹過去。”王靜泊說,“廚師、家政、手工編織等培訓課程非常受歡迎。”
黨群服務中心的閱覽室里,幾千冊圖書分門別類、擺放整齊,不時有村民前來借閱;村里的黨建文化廣場上,“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宣講會”正在進行。
傍晚,文體活動廣場上,音樂響起,歡快的廣場舞拉開了帷幕。“廣場不僅空間大,還進行了仔細規劃,年輕人打球和我們跳舞可以同時進行,兩不耽誤。”在村里經營超市的孟憲紅大姐說,“現在大家都有這個意識,工作的時候就全力工作,休閑的時候就身心放松。這日子過起來,甜甜蜜蜜、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