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離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又近了一步,在穩經濟、促發展的同時,推動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持續引發廣泛關注。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有關情況。此前,國辦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這一聚焦就業領域的重要文件,圍繞當下就業領域重點和難點問題,從激發活力擴大就業容量、拓寬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強化幫扶兜牢民生底線等方面精準發力,打出了“擴、促、兜”政策組合拳,為“穩就業”送來了新的“暖意”。
穩就業重點要從供給端發力,聚力寫好“擴”字文章。穩就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擴大人才“蓄水池”。我國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是當之無愧的用人“大戶”。企業用工需求旺盛,就業就有保障。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復蘇回暖,企業也在靠人才力量打好“翻身仗”,就業保持了總體穩定。這其中,政策激勵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論是通過真金白銀鼓勵企業招攬人才,還是通過稅收減免、就業補貼等方式層層“送暖”,都有效打開了企業用人的積極性,助推企業與人才在“雙向奔赴”中打開“穩就業”新局面,托舉起了暖暖的民生幸福。此次國家層面進一步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從社會保險補貼到吸納就業補貼,從職業培訓補貼到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再次為企業送上一份份“大禮包”,助企的政策“工具箱”里裝滿了關懷和關愛,目的就是要持續減輕企業壓力,把政策的“及時雨”澆到根上,有助于為穩就業匯聚起來自市場的更強合力。
穩就業關鍵要抓住重點群體,集中念好“促”字訣。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始終是穩就業的“重頭戲”。今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不言而喻。今年以來,各地扛起穩崗保就業之責,從“春風”送崗進校園,到大學畢業生招聘專場不斷涌現,“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專項活動搭建起了從校園到職場的就業橋梁,有效對沖著來自校園的就業壓力。臨近畢業季,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已進入關鍵階段。此次國家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青年等群體給予了特別關注,通過實施2023年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為即將到來的“畢業季”注入新希望。基層舞臺無比廣闊,基層大有可為。高校畢業生也應保持平實之心,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主動投身于“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在基層發光發熱、成長成才。
穩就業還要織密“保障網”,全力兜緊兜牢民生底線。在致力于讓千家萬戶端穩就業“飯碗”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在就業援助、就業定向幫助上發揮政策力量。從現實看,一些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還面臨不少困難,一些人失業現象在所難免。農民工進城務工,也不時會面臨找工作難的困境。基于這些存在的客觀問題,做好“一對一”就業援助,關注失業群體的生活狀況等就顯得尤為重要。幫扶困難人員就業,關系群眾冷暖,關系民生底線。國辦此次推出的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重點強調“惠民生”。對此,各地當落實落細相關政策舉措,加強調查研究,健全機制、加力推進,通過向失業群體優先推薦崗位信息、優先組織參加就業見習和職業培訓、加強兜底安置等,多措并舉強化困難幫扶,有力夯實民生之本,增進民生福祉。
“穩就業”的擔子千鈞重,在任何時候都要穩穩挑在肩上。在這春暖花開、希望滿懷的季節里,各地各層面需進一步瞄準就業這一人民群眾牽掛的領域,千方百計助企惠民,扎實有力穩好就業“基本盤”,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