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知識、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科技和人才,正是科技小院為農村帶來的寶貴財富。一方面,學生們走進田間地頭,實地了解農業生產真實情況,掌握農民所需所求,理論知識與農業實踐緊密結合。另一方面,通過學生長期扎根基層,“零距離”地接觸農業生產實際,與農民一同對生產實際中的問題開展研究和技術創新,因地制宜創新集成增產增效技術。科技小院,一頭連著高等學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學生們從校舍走向村莊,走進田間,把所學所知施展在鄉村振興中,正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技術留在農民家。
一個院落,幾間農房。“小院”雖小,卻是創新大平臺,可以作出科研大文章;“小院”雖小,但背靠的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依托的是涉農高校的科技與人才培養力量,孕育著廣袤鄉村美好的未來。10余年來,全國涉農高校陸續建立科技小院。無數“小院”走進鄉村,創新模式機制賦能鄉村,讓更多“好種子”長出“好果子”。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既是希望學生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同樣也是鼓勵更多的青年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廣闊的農村天地需要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年們一展身手。現代農業,更離不開現代化的人才。“新農人”們,用科學方法進行現代種植和養殖,用無人機等各種現代農業工具實施田間管理,用現代科技破解生產難題。新時代知識青年扎根田野,帶來了知識、技術和市場意識,更帶來了未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希望。以“小我”投入到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大我”之中,深深扎根于鄉村一線,青春跳動的脈搏當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同頻共振。
袁隆平院士曾寄語青年:“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未來賦予了你們強農興農的責任。”年輕的朋友們、時代新人們、未來的主人翁們,偉大夢想的召喚,你接收到了嗎?用理想作引,用本領成就,用擔當作為,在偉大事業中煥發青春光彩,這就是青年對這個時代的最好回應。勇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青年”,定能讓青春綻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