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并不意味著退縮,關鍵是要找到一條差異化的融合發展路線。隨著智慧商圈建設不斷完善,活力十足的春熙路更加貼合市民及游客消費升級的需求,一個個智慧場景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趨豐富。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這段描述商業繁華、百姓熙來攘往、盛世升平景象的句子,是成都春熙路得名的由來。
如今的春熙路依然是一派煙火升騰的喜人景象。歷史古建與潮流新店相得益彰,各大商場和購物中心內人頭攢動,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地標熊貓”建筑前排起長長的拍照隊伍,冰粉、涼蝦、酸辣粉……街巷深處、小吃攤前,美食飄香。
今年前兩個月,春熙路商圈實現了“開門紅”,日均客流量約70萬人次,增長30%以上。作為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商業街,“百年春熙”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商業代名詞,宜商宜業的春熙路商圈承載著成都商業變革的過去與未來、經驗與啟示。
活化傳承傳統文化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們對春熙路上的銀樓、鐘表行、美發店趨之若鶩;八九十年代,夜市小攤云集,“練攤”讓不少有商業頭腦、能吃苦的人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歲月流轉,萬象更新,到21世紀初,春熙路的經營業態趨于規范。隨著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和開放式、低密度、街區式購物中心太古里在2014年相繼開業,大牌、潮牌云集于此,激發了年輕人的購物熱情,春熙路商圈變得更時髦、更前衛了。
“樓前梭線路難通,龍馬高車走不窮。鐵笛一聲飛過也,大家爭看電燈紅。”1909年農歷三月初三,南接春熙北路、北抵華興中街的勸業場正式開業。在那個絕大多數家庭照明還依靠油燈的年代,勸業場里燈火通明,各式商品琳瑯滿目,“點亮”了成都人對近現代商業模式的認知。
現在,勸業場已更名為商業場,其北口是始建于1925年的盤飧市,這是成都極負盛名的腌鹵老店。3層樓的店面一到用餐時間就被擠得滿滿當當,除了各式鹵菜,在店里還能品嘗到不少地道家常川菜。
“盤飧市和錦江川劇院、悅來茶樓是鄰居,‘老成都’的習慣是聽過川劇、喝過茶,還要拐到盤飧市提一兜子鹵菜回家下酒。”盤飧市前廳經理黃佳告訴記者,百年老店與春熙路商圈一樣,在時代光影中追求創新。“魚形涼粉寓意年年有余、酸菜炒湯圓則把四川泡菜酸爽的口感與軟糯的湯圓進行了混搭,這是我們極具特色的兩道菜,食客體驗到的是傳統川菜與巴蜀文化的融合。”
2022年1月27日,成都首個商業博物館——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館在錦江區天仙橋北街正式開館。燈市、花市、蠶市……博物館通過交互式數字商業展廳重現了宋代成都按月舉行集市的熱鬧場景。今天的春熙路上,以“成都十二月市”命名的攤位串珠成鏈,手藝人在這里展示和售賣自己的作品,潮玩小攤旁圍滿了年輕人。
營造全新消費場景
去年10月29日,占地2300余平方米的日式時尚生活方式品牌店niko and...中西部首店在春熙路商圈開業了。店鋪涵蓋衣食住游在內的九大類生活元素,店內的服飾、家居、雜貨、飲食等以45天至60天為一個更新周期,力求詮釋休閑又時尚的生活風格。
“店鋪開業初期,我們選擇了蓋碗茶、麻將、熊貓、辣椒這4種最能體現成都特色的元素,用插畫的形式在服飾和雜貨單品上進行展示,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去年底,《JOJO的奇妙冒險》動畫十周年與niko and...聯名服飾、紀念品等周邊成功發售,不到一個月時間,銷售額就突破了300萬元。”niko and...西南區域經理冉紅梅一邊帶著記者參觀店鋪一邊介紹。店內還能見到不少具有“成都元素”的帆布袋、茶杯、掛件,處處彰顯著這座城市的藝術價值。
占地3層的niko and...選址百盛購物中心時代店,這是一家在春熙路上經營了近16年的老牌購物中心。“niko and...中西部首店、波司登西南旗艦店、江南布衣+成都首店,我們選擇的店鋪代表著年輕、時尚與潮流,我們和100余家入駐商家中的30家以聯營模式經營,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四川時尚百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店長夏書軍告訴記者。
采訪當天,百盛購物中心時代店的外立面正在打圍施工。今年5月,成都市中心最大的戶外裸眼3D大屏取代陳舊的外立面,成為春熙路商圈又一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網紅打卡地”。
與百盛一街之隔便是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這里云集了不少國際大牌,也是春熙路商圈的頂級商業綜合體之一。夏書軍說,競爭并不意味著退縮,關鍵是要找到一條差異化的融合發展路線。“成都這座城市有著極強的包容性,這里的消費者分層現象也比較明顯。為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百盛從2022年起正式啟動調整升級,并積極響應錦江區號召,大力引進各業態首店、旗艦店、概念店,著重引進新國潮、新國貨、特色美食等新消費場景,以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有關人士說。
據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透露,從今年元旦開始,商場客流、車流、銷售額有明顯增長,場內單日最高客流增幅超80%,珠寶、腕表以及國際一線品牌的銷售表現最為突出。
智慧商圈煥發活力
作為外地人了解成都的第一名片、本地人感受潮流變遷的首要地標,春熙路商圈是展示成都城市活力的窗口之一。在這里,“偶遇”時尚活動、展覽或表演并非難事。
今年3月,“萬千商家齊參與 運動消費新時尚”活動在春熙路舉行,通過將商業與體育跨界融合,各類商業綜合體、特色街區也隨之植入形式多樣的運動消費場景。4月8日,“2023中國·成都天府綠道國際自行車賽”配套活動之一的騎行快閃活動在春熙路街頭舉行。一群人身穿復古服飾、騎著復古單車,以快閃的方式向成都市民展示了復古騎行的獨特魅力。
如今,隨著智慧商圈建設不斷完善,活力十足的春熙路更加貼合市民及游客消費升級的需求,一個個智慧場景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趨豐富。
“逛春熙路,帶個手機就夠了!”在成都太古里,市民陳韜剛從附近友誼廣場的健身房出來,轉頭便和朋友們相約逛商場。她告訴記者,查找品牌、餐廳或網紅小店,掏出手機一搜,各類信息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作為四川省唯一獲評首批全國示范智慧商圈的春熙路,已實現大型商超直播、微商城、小程序、APP等線上消費途徑全覆蓋。政府聯合商家發放的“交子券”等電子消費券核銷率超90%。春熙路商圈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在全國率先建立獨有的智慧商圈“交子”信用體系,商圈經營者滿意度達96%、消費者滿意度達97%,連續3年增長。
今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辦,春熙路商圈借此機遇加快提檔升級的步伐。3月14日,成都市住建領域2023年首批城市機會清單出爐,其中春熙路步行街提檔升級項目總占地面積約360畝,對步行街范圍內建筑進行改造提升,修繕改造面積約80萬平方米。
錦江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錦江區將加快天府茂業城等項目建設,豐富拓展“成都十二月市”等特色消費場景,大力招引國際高端品牌、培育本土優勢品牌,以智慧化平臺賦能商圈發展,持續引領時尚消費前沿,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經濟日報記者 劉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