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萬元GDP用水量降了!南京如何“省”出全省第一

萬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和2020年分別下降近50%和13%

南京如何“省”出全省第一

橋林飲用水源地。

橋林飲用水源地。

橋林飲用水源地。

橋林飲用水源地。

博瑞德環境集團污水處理廠尾水生物指示池。

博瑞德環境集團污水處理廠尾水生物指示池。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顧小萍

今年5月14日—20日是第32屆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

南京作為江蘇8個臨江城市中唯一一個“江從城中過”的城市,境內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水域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1.4%。水,不僅是南京亮眼的城市名片,也是南京的發展優勢。

節水護水,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更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素。近年來,南京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抓鐵有痕的勁頭開展治水、節水、護水工作。

南京市水務局新近亮出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用水總量為35.26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為22立方米,比2015年和2020年分別下降近50%和13%,在全省高質量考核中位列第一。

持續下降的數據背后,是南京推動個人到集體、家庭到單位從細微處不斷改變和優化,進而匯聚起“節約用水”的強大合力。 

節水型小區越來越多

“打開水龍頭時,盡量讓水流小一點;用淘米水澆花種菜;洗過衣服的水用來沖馬桶……”在北外灘水城第十九街區,物業管理項目負責人宋德勝在組織業主參加活動時,總不忘把這個“節水經”傳出去。

行走在這個2019年交付使用的新小區,處處能感受到節水氛圍——雨水收集系統將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綠化和保潔;人行道是清一色的透水路面;綠化澆灌告別了過去工人舉著水管噴灑的傳統,改用自動噴淋系統。

與北外灘水城第十九街區相比,棲霞區丁家莊鳳康園小區的節水名氣更大。這里人均每月用水量為1.92立方米,較江蘇省城鎮居民用水定額(即人均每月用水量4.5立方米)足足少了一半多!小區不僅人行道全是透水鋪裝路面,還隨處可見下凹式綠地,“經由雨水收集處理系統及配套收集池,將屋頂、路面、綠化區域匯集的雨水收集、凈化,代替自來水用于綠化澆灌、景觀用水,每年可減少綠化景觀用水400立方米。”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小區918套公租房均統一安裝了節水型器具,居民無需刻意改變生活用水習慣,但水龍頭節水達到30%以上,坐便器每次沖水能節省50%,淋浴噴頭也能節約超過30%的用水量。

為推動越來越多如鳳康園這樣的小區建成,南京市把規劃用地2萬平方米以上建設項目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要求寫入規劃條件,并對全市雨水收集利用項目進行跟蹤監管和專業指導。

讓老舊小區也能用好每一滴水,南京市近年來還大力推進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全面破解小區內供水管網漏損的老大難問題。全市累計改造915個小區,改造老舊管網約450公里,完成改造的二次供水設施全部由供水企業直接統一管理,實施抄表到戶,管水到戶,此項工程年節約用水超過1800萬立方米。

來自市供水節水指導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累計建成415個市級節水型小區。

耗水大戶漸成節水典范

節水,不僅要擰緊每一個家庭的水龍頭,更要擰緊每一個企業尤其是耗水大戶的水閥。眼下,南京眾多耗水大戶正變成節水典范。 

華能南京金陵發電有限公司是南京地區最大的電源點和熱源點,可滿足南京市約1/5的用電量和1/5的工業用熱量。沿著棲霞大道一路向東至潤華路,遠遠就能看到兩個240米高的煙囪正冒著白煙。“大家看到的白煙并不是污染物,而是水汽。脫硫系統隨著煙氣排走的水分需要在工藝流程中進行補充,這就是電廠耗水的主要原因。”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為降低水消耗量,環保改造中給機組煙氣系統增加了WGGH設備,讓脫硫系統進口煙氣溫度由136℃降到90℃。這一改造,在提高脫硫和除塵效率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脫硫系統的蒸發量,在額定工況下,每臺機組脫硫水耗每小時降低10立方米,兩臺機組每天就可節水480立方米。

記者在現場參觀時發現,廠區用水中除了少量依靠長江水,大部分都來自廠區內各類廢水的再利用。據統計,該公司單位發電量取水量已由0.19m3/Mw.h下降至0.166m3/Mw.h,遠低于單位發電量取水定額0.72m3/Mw.h的標準,成為全省節水標桿,獲得“水效領跑者”節水榮譽。

將高爐的爐體冷卻水由凈循環改為軟水密閉循環,對冷卻水的供水管網布置進行調整,原本直接蒸發掉的水可以持續循環使用,單這一項,每月工業水消耗量就減少6.8萬立方米……通過不斷探索節水技改,曾經的耗水大戶——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的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噸鋼耗水僅為2.62立方米,遠優于江蘇省用水定額領跑值。 

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內共有104家企業,作為省級節水型工業園區,園區節水型企業已有48家,占園區企業總數46%。園區積極利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和雨水用于工業生產,每年節水超過1340萬立方米。

在企業自己探索“節水經”時,南京市還在全國首創“節水核查”,持續幫企業省水。

國電南自園區此前多年的月均用水量為6000立方米左右。節水核查發現問題后進行了及時整改,月均用水量一下子降至2000立方米左右,一年節約水費超過18萬元。在開展節水核查的基礎上,南京市供水節水指導中心又指導園區開展水平衡測試,對各單元、器具中的跑冒滴漏問題細化挖潛,目前,該園區總節水率已超60%。

南京市供水節水指導中心規劃技術科科長韓沖介紹,為落實國家、省市加快建立健全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要求,同時為超計劃、超定額管理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撐,南京市在全國率先創新開展非居民用戶用水核查工作,近年來,該中心已累計完成3000余家單位的用水核查,發現存在漏水的單位600余家,修復后年節水量近1000萬立方米,年節約水費近5000萬元。 

“合同節水”推動高校精細用水

南京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列入教育部名錄的73個高校校區2022年用水總量達到0.56億立方米,占全市生活用水總量的5.41%。

“數量眾多,也意味著節水潛力大。通過開展合同節水,組織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單位以契約形式集成先進節水技術,為用水單位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可建立起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南京市供水節水指導中心節水監管科科長周斌介紹,近年來,在水務局的積極推動下,中心主動對接,積極推行合同節水,通過這一模式引導高校精細用水。“這不僅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污水排放,降低管網漏損率,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愛水、節水、惜水的意識,以點帶面,推動全社會節水意識以及良好用水習慣的不斷形成。”

南京體育學院合同節水項目是南京市首個高校合同節水項目,年用水量下降約15萬立方米,用水單耗下降超15%;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天堂村校區年用水量下降約5萬立方米,用水單耗下降超50%;近2年來,經南京市供水節水指導中心協調推進,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聯通公司簽訂了校園合同節水協議,該項目是江蘇省首個采用費用托管模式的高校合同節水項目,項目實施后,有效降低了學校的管網漏損,漏損水量已下降30%,二期DMA分區計量和管道改造措施也已落地,進一步挖掘了學校的節水潛力。

據悉,為加強重點用水戶和重點行業監督管理,南京市早在2019年就發布了《市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的通知》,并在每年初進行名錄更新。2020年起,重點針對高校行業開展用水情況調研和指導工作,編制完成《南京市高校節水情況調查研究報告》,有針對性地推進高校節水工作,從而充分發揮好高校節水引領示范的陣地堡壘作用。

近年來,南京市還先后完成26個高校校區“節水型高校評價標準”達標建設,其中,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河海大學(江寧校區)節水舉措被遴選為全國節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再生水循環利用率23.09%

池水清澈,水草搖曳,魚兒嬉戲……進入位于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的博瑞德環境集團污水處理廠,這一場景令人心曠神怡。但很難想象,這一池清水竟是處理后的化工廢水。

該園區的另一家重點企業揚子石化,在實施“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時,配套建設7500立方米/天的污水深度處理回用裝置,對水廠凈一車間部分達標尾水進行深度處理后回用,以確保該項目不新增廢水污染物排放。改造完成后,揚子石化廠區污水回用率達60%。 

南京合強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溧水區水務集團洪藍污水處理廠附近,水資源消耗量極大。溧水區水務局幫助企業聯系區水務集團,促成雙方達成再生水回用項目合作。南京合強混凝土有限公司利用洪藍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生產,每月可減少新水取水量3萬立方米,實現了污水處理廠減排增收、企業節水增效的“雙贏”。

“用專業化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南京市近年來不斷探索創新,循環利用是其中重要創新之一。”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僅2022年,南京市就實施了六合雄州污水處理二廠再生水回用工程、浦口珠江污水處理廠中水廠配套管網二期工程等8個再生水利用項目。截至目前,再生水循環利用率達23.09%。

目標:后年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0%

《南京市“十四五”水務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至2025年,水資源供給安全保障更加可靠,全面建成應急備用水源工程,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入推進,水資源剛性約束全面落實,用水效率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區域和行業間配置格局進一步優化。全市年用水總量控制在45.82億立方米以下,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0%,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率達25%,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不超過9%,灌溉水利用系數進一步提高。 

推動這一系列目標的實現,需要個人、家庭、企業對節水理念的“自覺踐行”,更需要制度和政策的推動。近年來,南京市始終用制度化不斷加強水資源的剛性約束,通過搭建規劃體系、總量效量雙控體系以及河湖精準分水體系等,實現有序控制取水需求,并將用水指標落實到每一個流域和行政區。同時,用標準化不斷健全水資源的監督管理,包括:全面完成取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全面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面落實水源地標準化建設與管護、全面健全在線監測計量等。通過業務創新、試點創新、載體創新、循環創新等創新行動,用專業化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

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建成各類節水型載體2100個,黨政機關創成節水型機關比例達100%,節水型學校覆蓋率達70%以上,節水型高校比例位居全省前列,節水型社會體系已趨于完善。

讓節水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這是對今天的生命負責,也是對未來的生存擔當。推動節水優先,高質量發展的南京步履鏗鏘。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