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撥打12349為老服務熱線。”“好的,我來聯系附近的助老員,請稍等。”……近日,靖江市“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工作人員有序忙碌、聯系調度,面前的可視化大屏實時顯示著工單信息,新下單、已派單、已接單、已完成,各項數據滾動更新,代表著活躍在城鄉各處的助老員正在服務中。
下午4點45分,電子屏上顯示,家住城南街道中鼎花苑小區的87歲老人孫順官正在接受包含上門理發、頭部按摩、背部按摩、測血壓在內的套餐式服務,助老員王讀鳳與老人熟絡地聊著家常,手里的活兒也一直沒停。整個助老服務過程,都有她隨身攜帶的音視頻記錄儀實時記錄,平臺工作人員只要在后臺點擊她的頭像,就能將她的服務盡收眼底。
靖江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2019年上線,這是全國首家實體化運行的“互聯網+”虛擬精準居家養老服務系統,已建成市、鎮、村(社區)三級管理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涵蓋家政服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緊急救援、醫療護理、健康服務等點單式居家上門服務。全市80周歲以上老年人、60周歲以上的城鄉特困人員、城鄉低保、重點優撫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都可享受,每月按照老人困難程度安排1到10次不等的上門服務。目前,該市財政每年投入1400多萬用于購買服務,惠及3.5萬人。
“服務定位難精準、服務時間難保證、服務對象難核實,是居家養老面對的三大難題。”第三方服務機構靖江市樂居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江介紹,他們原先通過服務對象“掃臉”、助老員上傳工單和現場圖片等方式,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進行監管。從2022年1月起,靖江市為每一位助老員配備了音視頻記錄儀,助老員只要打開手機上的“靖江12349智慧養老”APP,掃描老人的臉部后,記錄儀就會自動開啟,既能全時段記錄助老服務過程,杜絕監管死角盲區,進一步保障服務時間與質量,還能維護助老員權益,有效防止服務糾紛和矛盾的發生。
劉小江說,助老員大多從本村(社區)聘請,接受培訓后持證上崗,300多名助老員分散在城鄉各個片區,每月都會為片區內符合政策要求的老人提供相應的服務,每年服務工單近40萬人次。每次服務完成后,智慧養老平臺自動推送服務信息,實時接收老年人及家屬服務評價,并與助老員服務費直接掛鉤,杜絕“濫竽充數”現象。
在實現高質量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基礎上,靖江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又拓展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機構養老運營監管服務渠道。同樣是依托人臉識別系統,可統計社區活動流量,實現服務記錄信息化管理。養老機構每日實時上報系統后,還可自動生成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報表,確保服務質量不打折、服務時長不縮水、服務支出有據可依。與此同時,老年人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掃臉”參加活動即可獲得積分,積分多了就可以在活動中心內兌換服務或物品,極大調動了老年人參與的積極性,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更加“鮮活”。
此外,考慮到高齡、失能、獨居等老年人居家用餐需求,靖江市通過購買服務、合作共建的方式,引入社會餐飲企業開展助餐服務,同步開發老年助餐手機APP建成智慧食堂,實現線上訂餐、預約送餐和自主辦理助餐卡的一站式服務。而這些數據也同時接入智慧養老平臺,實現隨時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