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史海回眸】入侵巴拿馬,美式“正義”碎了一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989年末至1990年初,美國打著人權和禁毒的幌子入侵巴拿馬,打了一場名為“正義事業”的閃電戰。美軍只用15小時就擊潰了巴拿馬軍隊的守衛力量,推翻了巴拿馬政府,又用了15天時間,抓捕前巴拿馬政府首腦諾列加,將其押回美國受審。盡管美軍之后撤離巴拿馬,但這場入侵仍然讓“正義”一詞“蒙羞”。在物質層面,戰爭給巴拿馬留下數萬名難民,以及破敗的城市。精神層面,美軍控制新聞輿論,美化侵略戰爭……巴拿馬人民承受了多年的痛苦和蒙蔽。

鮑威爾的算計

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國派出近3萬名士兵入侵巴拿馬,除了進攻軍事設施,美軍還對巴拿馬城多個居民區轟炸,造成當地民眾傷亡慘重。在巴拿馬正規軍放棄抵抗后,美軍又增兵對巴拿馬民間自發的民兵抵抗組織進行了殘酷鎮壓。美軍作戰部隊于1990年3月撤離巴拿馬。戰爭給當地留下一片狼藉。有當地人形容被轟炸后的社區猶如“遭受原子彈轟炸后的廣島”……由于美軍對新聞輿論的操控,巴拿馬平民的傷亡數量并無詳盡報道,只是在后來才有報道提及數千名巴拿馬人死于這場戰爭。



1989年12月,美軍在一座被摧毀的建筑物前,該建筑屬于巴拿馬軍方。

2017年,美國媒體《雅各布》雜志的一篇報道,提到了美軍如何在巴拿馬戰爭中“帶走真相”,只給巴拿馬人民和世界“留下謊言”。首先,美軍在策劃入侵巴拿馬時,就采用了欺世盜名的手法,將侵略美其名曰“正義事業”。據報道,“正義事業”的名字是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提出的,對于命名緣由他曾這樣解釋:(叫這個名字)即使我們的敵對者在譴責(美國)的時候,也不得不稱之為“正義事業”。其次,美軍的進攻策略也很有欺騙性。轟炸只針對巴拿馬的軍營和個別貧民聚居區,以至于在巴拿馬具有話語權的富人和中產階級居住的地區,甚至感覺不到戰爭的存在。有媒體描繪,巴拿馬的富人們“仿佛看了一場煙花表演”。甚至有富人區的居民歡迎美軍的到來,真的以為美軍是為了“人權和正義”而來。對此,美軍操控的媒體進行了重點報道,一些被美軍蒙蔽的媒體也跟進報道。

眾目睽睽之下記者被槍殺

實際上,美軍的行動與正義完全不沾邊。一方面,巴拿馬的麻煩完全是美國一手導致的。美國多年來深度介入巴拿馬事務,甚至不惜動武,世人皆知是為了巴拿馬運河。運河所在的巴拿馬地峽,原本屬于哥倫比亞。美國為達到霸占運河的目的,唆使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在運河周邊劃定運河專屬區并設立軍事基地。美軍甚至把本國南方軍隊的司令部設在巴拿馬。另一方面,美軍介入巴拿馬也是為了一己私利。諾列加原本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但當他要求將運河收歸巴拿馬管理時,美國人果斷出擊摧毀了諾列加的統治。

不同于越南戰爭時美國允許記者隨軍行動。美軍在入侵巴拿馬時,采取了嚴格的新聞管制,當時的巴拿馬一度沒有任何報紙出版。此外,各國記者不僅不能隨意行動,還必須從美軍的新聞機構獲得新聞素材。所以,當時有關巴拿馬戰爭相關的消息都是美軍有意放出來的。據報道,當時一位名叫羅德里格斯的西班牙攝影記者,不顧美軍禁令拍攝并發布戰爭真實情況的照片。1989年12月21日,在巴拿馬萬豪酒店的外面,在眾目睽睽之下,羅德里格斯被子彈擊中死亡。美聯社聲稱,當時駐守在酒店內的美軍,以及外面向酒店開來的裝甲車中的美軍,均誤以為對方是巴拿馬軍隊,遂相互開槍射擊。交火中,酒店外包括羅德里格斯在內有3名記者被擊中,另2人受傷。

1990年6月,據《紐約時報》報道,羅德里格斯的家人對美軍提起訴訟,要求美軍對羅德里格斯的死承擔責任并進行賠償。西班牙外交部官員也在講話中敦促美軍查明真相。一位西班牙官員指出,美軍提供的事件相關資料不完整,暗指美國方面在有意隱瞞某些事情。不出意料,這場訴訟最終不了了之,美軍無人對羅德里格斯的死亡負責。而在另一場舉世矚目的訴訟中,曾經的巴拿馬領導人諾列加被美國的法庭判處有罪并入獄服刑。

巴拿馬為英雄正名

美國媒體《財團新聞》2013年的一篇報道曾寫道,美國打著禁毒的幌子推翻了諾列加政權,但從戰爭的后果來看,這對于毒品從南美洲經中美洲流入美國,沒產生任何積極的影響。諷刺的是,美國打掉諾列加后,巴拿馬的經濟和民生一度陷于困境,反而刺激了毒品交易的發展。此外,在巴拿馬人民的不懈斗爭下,巴拿馬終于在20世紀的最后一天收回了巴拿馬運河的管轄和運營權限。此前的近百年間,巴拿馬政府和人民只能從美國手中拿到運河收益的一個零頭。

侵略戰爭的陰霾,巴拿馬人民并未忘記。2014年,巴拿馬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入侵》,以人民的回憶這一形式,記錄了美國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美國欺騙的手段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曾經,在美國入侵巴拿馬的時候,誣指一些奮勇抵抗的巴拿馬軍民為諾列加的私人武裝。時隔30多年,巴拿馬最終為這些抵抗美軍入侵的民族英雄正名,他們中的一些人得以安葬在烈士陵園。2022年4月,在美國入侵巴拿馬33年后,巴拿馬將每年12月20日列為全國哀悼日,紀念在美軍的炮火下死難的同胞。

有媒體分析稱,美軍入侵巴拿馬的戰爭具有劃時代的分水嶺意義。從這場戰爭開始,沒有了冷戰后顧之憂的美軍開啟了以絕對武力壓制敵人的閃電戰模式。而且,抓捕他國首腦并審訊的行為,也是開了歷史先河。據報道,1992年諾列加受審之際,一位美國國會議員曾警告稱,“國際關系必須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如果美國想贏得其他國家尊重的話,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張繼文)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