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蘇曉萱
6月5日,2023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安徽合肥召開,會議主題為“攜手高質量一體化、奮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次會議的召開將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助力新起點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邁向新階段,讓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更加澎湃。
這是一片高質量發展的熱土——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約1/4的經濟總量。作為中國經濟版圖中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自2018年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5年間,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聚焦重點領域協同推進、重點區域率先突破、重大項目強化落實、重大平臺深化合作,加快邁向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攜手高質量一體化,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據了解,滬蘇浙皖三省一市自2019年以來連續第五年召開這樣的座談會。今天的長三角地區,堅持各揚所長、共拉長板,加速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正攜手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一幅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新圖景正躍然而生。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主動作為,大膽突破,必將更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提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速形成區域新發展格局。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以跨區域重大項目為牽引,加快構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支撐和保障一體化發展。比如:以上海、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南京、杭州等16個港口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發展的港口群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去年長三角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占全國比重約38%。主要機場貨郵吞吐量占比約35%。2018年以來,三省一市GDP占全國比重始終保持在24%左右,特別是今年一季度,滬蘇浙皖GDP增速均保持穩定增長,更是呈現出了經濟持續復蘇回升的良好發展態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改革開放新高地崛起,奮力闖出高質量一體化新路子。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在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攜手耕種“試驗田”,通過加大協同創新探索力度,為一體化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持續放大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數據是最好的成績,2019年至2022年共推出制度創新成果112項,復制推廣38項,著力推進重點項目108個,既形成了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也為全國探索出了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江海奔涌,揚帆遠航。站在新的起點上,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堅持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一定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交出一份中國式現代化的優異“長三角答卷”,讓高質量一體化更加耀眼!(蘇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