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共富爭先·微故事③】“一朵玫瑰”托起千萬“家底”


5月的江南,風和日暖。玫瑰花海,明艷動人,如織錦一般鋪向遠方。鮮切花搖曳多姿,玫瑰化妝品琳瑯滿目,現烤的鮮花餅芳香四溢。餅的名字叫“朝花夕食”,意思是早晨采摘的鮮花,不到日落就能品嘗到餅。芬芳浪漫,恍若世外桃源,這里就是宜興市徐舍鎮美棲村。


圖片


花田燈海初嘗“芳香經濟”甜頭

美棲村的區域面積為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54畝,人口近4000人,有近八百年的建村歷史。村民大多姓宗,是南宋抗金名將宗澤的后人。村子古名木樨里,因宗姓人家在祠堂內種植木樨(桂花)而得名。


圖片


“我們村過去村民以種稻為生,產業基礎薄弱,資源稟賦優勢不足,經濟效益遲遲上不去。”回憶起以往的情況,美棲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宗華東如是說。

轉折來自2016年的花田燈海藝術節。宗華東從小就聽父輩說,美棲村的花燈遠近聞名。每逢中秋佳節,桂花飄香、稻田金黃之際,八方四鄰都會來村里看燈會。為何不結合現代燈光技術,搞一場創新的花田燈海藝術節?說干就干,在150畝荒田上種植波斯菊等花草,扎燈,裝燈帶……30天忙下來,15萬游客給美棲村帶來230萬收入。

花田燈海讓美棲村人初嘗“芳香經濟”的甜頭。但他們也意識到,要想持久發展,必須有產業支撐。于是,美棲村開始探索產業轉型,做大“花”文章。

一包泥土“追”來云南玫瑰“大咖”

一次在外考察學習時,宗華東獲悉,食用玫瑰能夠做120多個衍生產品。常見的食用玫瑰有“墨紅”和“滇紅”兩個品種。其中,“墨紅”的花期長、花頭大、花量多,富含維生素、花青素及單寧,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衍生品也多。宗華東感到,這可能是美棲村的產業機會。

宗華東等人買機票到云南去找合作方,有人介紹了在玫瑰行業深耕二十幾年的“大咖”李杰。一開始,李杰認為江蘇的氣候和土壤不適合種玫瑰。宗華東不甘心,回來后進一步查資料,認定玫瑰可以作為美棲村的產業。他裝上美棲村的一包泥土,再上云南。經過專業機構的化驗,土質能達到種植“墨紅”的標準。宗華東把化驗報告放在李杰的案頭,這一次終于說動了他。通過“投資方+技術方+村集體”三方合作,2018年8月,美棲村村企聯建成立宜興市淳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淳美文化”)。

“第一年試驗了55畝,產量和芳香度都不錯,每畝年產一噸鮮花瓣,達到了預期目標。”美棲村主任助理、淳美文化執行董事蔣向東回憶。

“家底”變厚,從14.2元漲到1500多萬元

美棲村成功走出產業發展的第一步。隨后,美棲村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探索“芳香經濟”的新路徑。


圖片


美棲村幫助淳美文化流轉農戶土地1000余畝,打造了23畝鮮切玫瑰花大棚和750畝食用玫瑰花基地,引進千畝食用玫瑰全產業鏈項目,吸收了200多名“老農”變“花農”;打造高標準十萬級加工廠房,提供用工崗位200余個,實現村民人均年增收25000元。

美棲村村民吳錫妹就是“老農”變“花農”的代表之一。她笑著告訴記者:“采花就是享福!又能賺到錢,又靠在家門口。”淳美文化的工人董麗英家住美棲村附近的村子。她以前在宜興市區的服裝廠上班,后來看到淳美文化招工,于是報名并被錄用。“在這邊上班兩年多了,收入差不多,賺錢顧家兩不誤,很合算!”

2020年來到美棲村的駱俊是農家樂“香荷苑”的負責人。美棲村旅游快速發展,他的生意越來越好。今年“五一”假期每天有40多桌客人,此外還要推掉一二十桌,每天營業額能達到四五萬元。


圖片


美棲村村民鄧杏妹是家庭農場主,她和丈夫在美棲村的基地占地100多畝,家庭年收入四五十萬元。“主要是觀光旅游、有機采摘。有小西紅柿、櫻桃、火龍果等十幾個品種。我老公負責技術,我負責銷售。”鄧杏妹說,他們的農場帶動八名工人就業致富,每人年收入四萬-五萬元。


圖片


美棲村供圖

“田園變公園、村莊變花園”。近年來,美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房前屋后玫瑰圍繞,彩虹步道干凈整潔,蜜蜂蝴蝶時常光顧。“一朵玫瑰”將村落裝點得更美,也叩開了致富之門。2022年,美棲村級經濟總收入達1554萬元,2021年為866萬元,同比增長79%。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達38000元,同比增長12%。

說起美棲村“家底”從14.2元到1500多萬元的轉變,美棲村黨總支副書記、村會計吳建國感慨良多。“1996年,宗書記到村里任村干部,我是村會計,當時村里賬面上的‘家底’只有14塊2毛錢。2005年,四個村合并成現在的美棲村。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特別是玫瑰產業的發展,我們村‘家底’變厚了,2022年村級經濟總收入達到1554萬元。”

2021年,美棲村被評為江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重點案例單位。2022年成功爭取了全國美麗鄉村重點縣、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項目。

以“數”為媒,把握時代脈動,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推動整個生產管理數字化,實現食品安全溯源,美棲村還與福建大學聯合開發了針對食用玫瑰物聯網管理技術和系統,為每朵玫瑰花辦理了“身份證”。

美棲村條線干部、宜興市淳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一產負責人蔣永波介紹,這套系統有174個傳感器、77個控制器、100多個高清攝像頭,能捕捉千畝花田的實時狀態信息。“以前用傳統方式,15個人需要7-10天才能完成千畝玫瑰的灌溉、施肥。現在通過水肥一體化的物聯網控制中心,4個人用1天半就可以完成。并且智能化水肥管理更精準,能確保每一株玫瑰都吸收到養分。”

考慮到花期對旅游產業的影響,美棲村還聯合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揚州大學等科研單位推進產學研合作,讓美棲村食用玫瑰的花期從4月延續至11月。美棲村還不斷試驗并形成食用玫瑰花美妝系列、芳香系列、飲品系列等多元化產品。其中美棲食用玫瑰發酵紅茶已申報國家專利。


圖片


美棲村供圖

美棲村還注重“借網生金”,通過數字化技術,把握時代脈動。先后與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簽約阿里數字鄉村宜興產地倉,拓展開通美棲花田官方旗艦店等線上線下經銷商十多家。


圖片


淳美文化銷售總監劉杰是云南人,2021年來到美棲村,組建了7人的線上運營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主要是回鄉就業的村民。”2022年10月底,美棲花田直播間上線運營,銷售18款玫瑰系列產品。如今,“爆款”玫瑰發酵茶線上復購率達到了49%,所有產品的平均復購率達到了35%。線上消費者遍及全國,主要集聚在江蘇、廣東、天津、安徽等地。

淳美文化售后總監顧佳浩負責線上線下銷售和售后維護。目前線上的工作量占比40%左右。“現在我的年收入大概五六萬元。玫瑰產品銷售勢頭非常好。我相信,未來我的收入也會大幅提高。”

美棲村主任助理宗佳一2018年回到美棲村。作為年輕的基層工作者,他感受到鄉村振興的紅利。“物聯網技術和數字經濟的應用,為美棲村的發展注入了更加強勁的動力。我希望抓住歷練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宗華東表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未來,我們將通過數字經濟,帶動更多人致富。”

宜興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全軍介紹,近年來,宜興市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和抓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累計投入產業融合資金達3億多元。在數字經濟提能升級,發揮互聯網優勢延伸產業鏈方面,涌現出美棲玫瑰、珍香茶業、乾元茶業、江南米道等一大批典型案例,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成功創建成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記者手記】

“借網生金”推進共同富裕

“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開啟。光纖、移動寬帶網絡等“信息高速公路”建好了,打破了城鄉間的“數字鴻溝”,促進了市場信息的雙向流動,拓展了農村特色產品銷售渠道,帶動了地方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在美棲村,我們感受到新型業態在助推共同富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業和現代產業元素跨界配置,一二三產業深度交叉融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我們更體會到宜興智慧農業的加速發展。利用物聯網數據采集、分析、開發等功能,應用于全產業鏈。依托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展網絡直銷、網上訂貨等業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可以想見,隨著數字新技術的顛覆性創新不斷涌現,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的作用日益突出,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實現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