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活力夜中國丨是傳統的也是先進的 景德鎮的陶瓷也太百搭了

中國的發展不舍晝夜,不斷向前,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充滿活力。《活力夜中國》從6月12日起連續五天,帶您走進工坊花市、能源基地、車間廠房,一起去探訪夜中國的生產活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奮斗忙碌者的魅力。

江西景德鎮的傳統與現代

產業整體優化升級

“大陶瓷”格局形成

夜晚的景德鎮散發著獨特的韻味和蓬勃的生機。景德鎮,大家一定不陌生,它的陶瓷享譽世界。有著千年官窯史、六百余年御窯史的景德鎮,是一座以陶瓷產業支撐發展的城市。這五年,景德鎮推進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從藝術陶瓷到日用陶瓷,從工業陶瓷到先進陶瓷,產業整體優化升級,形成了“大陶瓷”格局。

2022年1至12月,景德鎮陶瓷工業總產值達665.37億元,同比增長28.95%;規模以上陶瓷企業203家,同比增長45%。景德鎮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景德鎮陶瓷出口5.16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藝術瓷出口5543萬元,同比增長89%。千年陶瓷文化,在傳承保護中不斷活起來、亮起來、熱起來。

千年窯火生生不“熄”

陶瓷之美驚艷世界

03:26

夜晚的景德鎮,流光溢彩,窯火不熄,千年瓷都古老、現代又充滿新活力。在景德鎮的御窯博物館,千萬件出土的古瓷碎片,拼接出了瓷都瑰麗的歷史文化。數千件陶瓷精品,呈現出了匠人高超的制瓷工藝。

這里被游客稱為“星空博物館”,24小時不打烊,獨特的光影效果,每天讓無數游客夜晚在這里流連忘返。抬頭可以仰望到歷史的星空,俯首就能觸摸到歲月的溫度,夜晚讓古老的瓷都格外迷人。一件件精美瓷器背后究竟還藏著哪些故事,它們又是被如何制作出來的呢?

晚上8點多,在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基地里,還有很多畫師匠人們正在瓷杯上聚精會神地作畫。他們要用細毛筆一點一點地暈染,光是一種顏色就要表現出濃淡、深淺等多種不同的色調。既要有傳統的古韻,又要體現出現代瓷繪的新意。

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歷史悠久,直到今天這里依然保持著這種其他產區無法比擬的地方生產特色。從拉坯、利坯、到補水、上釉,直到燒制,每一個制作環節都要有專業的匠人來負責,而有一些工藝更需要在夜晚來進行。

胭脂紅彩瓷,因為它科技含量較高,而且造價比較昂貴,在過去一直被用作宮廷用瓷,顏色非常漂亮。但其實它現在的制作工藝只完成了一半,對它而言,在眾多工序當中,有一道工序在夜晚操作尤為重要,那就是“軋道”。軋道在過去被稱作為“錦上添花”,專業的匠人也叫它為“扒花”。

這道工序一定要在室外光線較暗,而室內有明亮光源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因為它的操作工藝相當復雜,非常考驗耐心和技巧,匠人們需要在胭脂紅的色料上用一種類似繡花針的工具勾畫出下層的青花圖案,在操作中需要嚴格控制走向,必須一氣呵成,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誤差,否則就意味著這個瓷胎作廢了。

手工制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朱筱平:您別看這個杯子小,它總共軋道、扒花工序有2600多針,稍微大一點的杯子可能要1萬多針。這個杯子在我們行業術語里叫“落針無悔”,99步走完,最后一針軋差了,這個杯子就要推倒重來。我們在千百年來傳承祖輩技藝的同時,也在優化工藝,現在優等品率已經達到85%。這就使得我們制作的成本大幅降低,讓平常百姓也可以擁有一件原來官窯器皿里的藝術品。

整個步驟下來,不僅要求匠人操作仔細,還要有整體把控的能力,這門技藝也讓世界追隨了千年。

現代科技助力陶瓷生產

中國陶瓷的美,讓世界驚嘆。我們看到了匠人們是如何將絕倫的技藝融進精致的瓷器里,將陶瓷造型的優雅、顏色的美妙、畫面的意趣完整保存下來,留給更遠的未來。

如果說,夜晚每一簇跳動窯火的背后,傳承的是技藝與匠心,那么走進景德鎮陶瓷工業園區的陶瓷智造工坊燈火通明的生產車間,則是現代科技為陶瓷生產插上了工業化、智能化的翅膀。

干粉“搖身”變白瓷

工廠自動化的新“魔力”

晚上10時后,整個廠區信號燈閃爍,機械臂伸展,整個生產流程全部自動化。

總臺記者 殷一元:這個類似于火車車廂一樣的大東西,名字叫高溫還原隧道窯,光長度就有62米。原料經過成型、素燒、上釉等一系列工藝之后,一個個搭載產品的窯車就會自動進入隧道之內,經過14個小時1380℃的高溫燒制,就完成化泥成瓷的蛻變,形成潔白如玉的精美瓷器。這樣的隧道窯,整個企業有兩座,日產量高達3萬件。因為起燃一次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窯爐需要24小時運轉,那么如何保證它的產能呢?

總臺記者 殷一元:這是一臺等靜壓設備,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快,短短幾秒內就可以做出一件完整的瓷坯。不同于我們理解的在制作之前需要將瓷泥放入到模具里進行滾壓才能成型,這臺設備通過300公斤的壓力就可以將這些干粉直接壓制成型。由于這些干粉的吸水率比較低,所以就直接省去了烘干的環節,縮短了三分之一的制作流程。

借助全球最先進的設備工藝和智能化軟件,生產效率提高了80%,變形率從15%降到5%。而最關鍵的是,全程自動機械化可以讓每一件瓷器實現標準化生產。

景德鎮邑山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包義:我們一條全自動化上釉生產線,它可以同時給10個坯體進行上釉。所以這臺設備的產能可以達到每小時1500件,而相比于我們過去傳統的人工上釉,可能一個工人一天也就做到1500件,它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時通過這種自動化上釉的工藝,它會讓我們的釉面更加均勻,釉面質量更好。

技術不斷創新

陶瓷產業“百花齊放”

如今,景德鎮陶瓷智造工坊,已經吸納了246家陶瓷及相關配套企業入駐。在實現規模化、工業化生產的同時,個性化需求、柔性化生產也讓工業園區的夜晚充滿不一樣的活力。

總臺記者 殷一元:無論是小巧精致的小擺件,還是造型奇特的大花瓶,無論多么復雜的結構,通過3D打印,只要將你想要的形狀經過電腦掃描制作成模具程序,就可以進行打印。隨著越來越多人對陶瓷審美個性化的需求,從2020年開始,這項技術在景德鎮逐漸推廣開來。這家陶瓷3D打印企業,26臺設備24小時都在運轉生產。

在過去,因為拉坯的限制,異形陶瓷作品需要耗費設計師巨大精力和時間,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現在,3D打印技術的加入,制瓷效率大大提升,一件工藝品制作時間由過去的5天直接縮短到20個小時,制作成功率也直接上升到百分之百。無論多么天馬行空的想象,都可以很快付諸現實,為設計師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創作空間。

匠心與創意交織碰撞,景德鎮陶瓷產業還在延伸,做著新的突破。從2021年起,景德鎮明確把“先進陶瓷”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目標是到2025年,先進陶瓷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今年,景德鎮不少先進陶瓷企業的訂單都排到了10月份以后。那什么是先進陶瓷,一塊小瓷片還能做些什么?

總臺記者 殷一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陶瓷是一種又堅硬又脆弱的物質,缺乏韌性和可塑性。但在我們的探訪過程中,還發現了陶瓷的“另一面”,那就是耐高溫、耐高壓且耐腐蝕。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看到一種“小圓桶”,它是用于機動車船尾氣凈化的蜂窩陶瓷載體。為什么叫“蜂窩”?它又是如何凈化尾氣的呢?秘密就藏在橫截面上密密麻麻的小孔洞里面。

如果按照每平方英寸750個孔來計算,這個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橫截面里面就藏著18000多個小孔。這兩年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孔的密度越來越大,孔與孔之間的壁厚越來越薄。

舉個例子,一張A4紙的厚度是0.1毫米,目前所研發出來的最薄的孔的壁厚只有0.05毫米,相當于一張A4紙厚度的一半。

江西奧福精細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 湯金明:孔越來越小,壁越來越薄,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它的比表面積,使它的凈化處理效果越來越好。以前這種產品都只能依賴國外進口,近幾年通過我們自主研發創新,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現在的“瓷都”景德鎮,已形成研發設計、原料加工、生產制造、包裝物流等較完整的產業鏈,一件件陶瓷產品用獨特語言講述著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先進陶瓷”:

景德鎮產業轉型升級突破口

以瓷立市的景德鎮,目前的生產已經完全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日用、藝術等陶瓷領域,而是拓展到更寬廣的科技創新層面。其實這些由氧化鋁、氧化鋯、碳化硅等組成的陶瓷新材料,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先進陶瓷”,正是景德鎮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這些具備光電、聲學、磁性、透光等特殊性能的材料,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醫療、半導體、芯片封裝、通信電子等多個高科技領域。景德鎮的先進陶瓷企業,也從2012年的20多家增加到2022年的147家,現在景德鎮的陶瓷,體現的不僅是技術、藝術,還有高科技。

欣賞了藝術陶瓷,也領略了高精尖的“先進陶瓷”,陶瓷還有哪些“新玩法”呢?

陶瓷“新玩法”

廢瓷“再生” 科技創新帶來新活力

兼容并蓄、博采眾長,中國傳統文化映射在一代又一代匠人身上,成為新一代景德鎮人不斷探尋的發展方向。接下來這位年輕人,是用再生瓷制出各類產品的國家級專利獲得者,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夜幕降臨,呂智所在的這家再生瓷的生產企業車間里,工人們還在忙著制作一批陶瓷配飾珠。

再生陶瓷技術發明人 呂智:我們一經推出市場,訂單就源源不斷,從春節開始到現在,我們一直采取三班倒的方式為客戶趕制訂單。

源源不斷的訂單來源于市場競爭力,而其核心在于再生瓷不僅韌性強、彈力足,而且可以制成薄厚不一的陶瓷制品。

再生陶瓷技術發明人 呂智:剛開始來景德鎮的時候,發現景德鎮有好多生產出來的陶瓷廢品都扔在廢品池里面去了,所以在地下埋藏以后對環境影響比較大。

陶瓷不能降解,呂智卻發現,廢瓷磨成的粉末可以作為釉料的原料進行再生產,但比例很小,只有5%左右。如何能將比例提上來,成了呂智攻關的課題。

通過反復調整原料比例,就在上個月,呂智團隊生產的一款產品,實現了98%的廢瓷應用比例,這個比例遠遠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

再生陶瓷技術發明人 呂智:只有不斷創新、大膽嘗試,才能出現更多的可能性,才能不斷地為整個陶瓷行業提供更多的動力和活力。

像呂智一樣的人,在景德鎮還有很多。他們因瓷相聚、為熱愛拼搏,讓陶瓷這門古老的手藝迸發出新的活力。

“千年瓷都”景德鎮緣何領跑新賽道?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在接受總臺連線采訪時表示,景德鎮“千年瓷都”煥發生機,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聚焦先進陶瓷產業,實現集群發展;二是科技賦能,通過3D技術、頂級生產線引進等方式,把智能陶瓷建設作為主要發力點;三是建立區域品牌,培育標準體系,提供版權保護。

景德鎮領跑體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總臺記者 宋大珩 郭一淳 熊傳剛 殷一元 石坤)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