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量每月都有大幅增長,關鍵靠的是質量”“多虧家門口的質量小站,指導公司制定產品企業標準,優化生產過程質量管理,幫我們贏得了市場口碑。”今年以來,南京志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款新產品頗受市場歡迎,這讓公司質量保障部的主管人員十分感慨。
企業產品質量與市場緊密相連,融會于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產品哪怕只有0.001%的不合格,落到消費者頭上就是百分之百。良好的產品、過硬的質量,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也是長遠發展、基業長青的保證。據報道,近年來我國制造業質量損失率高達1.5%左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2022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顯示,大、中、小型企業產品抽查不合格率分別為1.6%、2.9%、10.1%,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較多。
標準是提高中小企業產品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標準化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根據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法律規定,用于銷售的產品特別是創新產品須有執行標準,達到標準所明示的性能指標后才能供貨交易。現實中,很多企業對標準化重視程度不夠,標準的貫徹執行不夠規范,特別是一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標準預研能力較弱,有的直到簽單交易時,才發現自己的新產品因為沒有執行標準導致銷售遇阻。
產品質量既是“造”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對各行各業的質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一些地方圍繞企業在產品技術、質量管理和質量品牌上存在“難點”與“堵點”,主動前移服務陣地,助力企業解決質量難題。以江蘇為例,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200個,服務企業114.54萬次,解決技術難題1.71萬個,在引導企業樹立先進科學質量觀的同時,提升了質量管理和質量技術水平,從而讓企業從重視質量、品牌至上、創新發展中獲益更多。
中小企業是我國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企業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本身就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過程。通過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建設,持續推進中小企業發展理念、管理、產品、技術和模式創新,才能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質量小站、質量接力站、質慧e站等家門口的服務窗口,既能幫助企業完善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也能助推企業技術升級、產業鏈協同,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既是中小企業的“加油站”“充電站”,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質量小站,能量不小,值得點贊。(尹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