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的留學生回信,鼓勵他們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是個怎樣的班級?班級設立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全球化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高等院校在促進國際人才交流和培養上具有重要使命。翻開南京審計大學的校園日歷,一張脈絡清晰的留學生人才培養計劃浮現出來:
2007年,南審開始招收本科留學生;
2011年,南審獲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并于次年首次招收10名來自利比里亞的留學研究生;
2012-2014年,南審為利比里亞審計署培養了10名審計碩士留學生;
2016年,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傳播中國審計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進一步提升國家人文交流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審計署與教育部簽署了關于合作設立“中國政府審計獎學金”項目諒解備忘錄,委托南審承擔培養工作,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培養審計碩士研究生。
2016年10月20日,“中國政府審計獎學金”項目首屆研究生開學典禮在南審舉行。當天,來自4個大洲、35個國家,共49名審計官員在南審攻讀為期兩年的審計專業碩士。
2017年,南京審計大學承擔商務部“援外培訓高級學歷學位項目——審計碩士”培養工作。
截至2023年6月,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已累計為76個國家的審計機關培養了282名審計人員。
為了更好地培養留學生人才,學院對他們的培養目標設定為初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具備良好的從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系統掌握現代政府審計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審計職業判斷能力與解決審計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審計專門人才。基本學制為兩年,采用全英文授課。
優質的課程是人才培養的基礎與核心。學院在設置課程時注重審計專業課程建設,致力傳播中國審計經驗。授課內容從審計基礎理論到審計實務前沿,從傳統的財政金融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到現代的信息系統審計和審計技術方法,從以政府審計為主到兼顧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幾乎涵蓋了當前中國審計的主要領域和審計前沿。同時,留學生們的培養方案中還設置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功夫、中國傳統藝術等選修課程,讓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喜歡中國、愛上中國。
除了課堂教學,政府審計學院還鼓勵同學們參加審計理論界與實務界專家開設的學術講座和研討;組織同學們參訪審計署、地方審計機關,與審計長和審計干部交流審計實踐,溝通審計文化;安排同學們參觀三峽大壩工程、中鐵四局、揚州市經濟開發區等地,考察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優秀企業,拓展學生審計實踐的國際視野。
(資料、圖片綜合自南京審計大學官方公眾號)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王心婷 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