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怎么對待本國歷史?怎樣對待本國傳統文化,這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
2023年6月6日,2023中國文聯文化潤疆主題展演活動在新疆烏魯木齊開幕。活動涵蓋“新歌唱新疆”——優秀原唱歌曲演唱會巡演和“新時代新征程”——美術作品展覽等,熱情謳歌在黨的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奮進新征程、建設美好新疆的精神風貌。圖為6月10日“新歌唱新疆”在伊寧巡演。中國文聯供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深化對“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規律性認識。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用專門的章節論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對“兩個結合”作出深刻闡發。今年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從文化使命和文明創造的高度,對“兩個結合”作了全方位、深層次的論述,系統闡明了“結合”的前提、結果、價值和意義,雄辯地揭示了“兩個結合”的邏輯必然、實踐規律和成果形態,特別是明確了“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這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從而為開拓文化創造新空間、鞏固文化主體性、鑄就文藝新輝煌提供了根本指引。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在本質上就是推進“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的過程。創作推出植根中華文化沃土、標識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優秀作品,是“第二個結合”在文藝領域是否得到落實的重要衡量依據。近年來,電視劇《覺醒年代》、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民族歌劇《沂蒙山》等作品既深度開掘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具有的美學內涵,又自覺傳承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以既現代又傳統的交融性美學風格征服了無數觀眾。文明的根脈延續得多么深遠,藝術創造的前景就會有多么遼闊。文化的傳承發展多么深刻,藝術創新的成果就會有多么豐碩。“兩個結合”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寶貴密鑰。創作是文藝工作的中心任務,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創新是文藝創作的生命線。對于文藝工作而言,踐行“兩個結合”最根本的就是鑄牢思想之魂、深植文化之根,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鑄就新時代文藝新輝煌。
更多精彩,詳見中國文聯黨組文章《鑄就屬于我們這個時代文藝高峰的行動指南》
(策劃:魏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