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煤礦
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可能不少人都會想到“黑”
這既是煤本身的色彩
又反映出礦工工作的辛苦
一天下來,全身像煤一樣黑
近日
記者走進準格爾旗大唐龍王溝煤礦打造的“智慧礦山”
發現煤礦并不止于“黑”
紫色智慧。智慧礦山是什么?這是一個匯聚了多學科、多主題、多維空間信息的復雜系統。準格爾旗大唐龍王溝煤礦打造的“智慧礦山”,已實現井下18個固定場所無人值守,礦井勞動定員比初設時減少了1000多人,占初設總人數的56%。智慧礦山還能對采煤所需電力進行智能變頻調節,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達30%。在智慧礦山,機械化的普及讓挖礦不再是以前“純力氣活兒”。 智能化裝備是安全高效開采的基礎。龍王溝煤礦持續優化改進新設備、新工藝的應用,創新打造最新智能設備,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保駕護航。
藍色創新。2020年7月,大唐龍王溝煤礦創新成立全國首個企業自主組建的智慧礦山人才團隊-智慧聯盟(以下簡稱為聯盟)。聯盟組建以來,確定了“安全高效”的工作目標,凝聚了“集控變監控、自動變主動、智能變智慧、人管變機管”的工作思路,樹立了“實際、實用、實效”的工作原則,推動了多項智慧礦山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場景孵化。通過不斷的創新實踐,智慧聯盟為全國智能化人才培養提供了參考,為智慧礦山高精尖技術自主攻關提供了典范,全面提升了礦井“科技興安”建設水平。
白色潔凈。人們印象中“傻大黑粗”的煤炭行業,正向智能化加速邁進。在調度室,操作員統一穿著,鼠標輕點,數百米深井下的采煤機、皮帶機、轉載機等綜采設備相繼運轉,隨著監控屏幕上各類數據變化跳動,滾滾“烏金”奔向地面,整個過程人機分離、安全高效。
紅色初心。龍王溝煤礦人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同向前進,以黨的政策為引領,緊跟國家戰略號召,踐行“以安為本,與智俱進”理念,全力建設智慧礦山,堅持打造全國一流智慧礦山標桿,成為安全、綠色、創新、高效、協調、共享“六型”一流煤炭企業。在礦井下,一線員工不忘初心,堅守崗位,臉上衣服上灰色的煤塵,是工作的印記,也是奮斗者的顏色。
橙色安全。入井前,每位工作人員必須身著符合要求的服裝,檢查膠靴不破漏,所有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人員定位卡、自救器和礦燈,隨身圍帶毛巾,正確佩戴安全帽。規范化的管理,確保了每一位員工的安全,“安全”是印刻在每位礦工腦海里的警示,從2019年6月30日礦井聯合試運轉至今,已實現安全生產1486天。
黑色基地。內蒙古的“黑色”源自大自然的饋贈,作為我國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正積極探索煤炭產業轉型發展,有效發揮能源保供“壓艙石”作用,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綠色低碳。“公轉鐵”實現煤炭“低碳”運輸。2023年初,大唐龍王溝煤礦鐵路運輸正式開通,這是國內首條地下裝車電氣化運營鐵路。以年產1500萬噸煤計算,大唐龍王溝煤礦每天可減少1000多臺33噸重卡的運輸成本,以及它們遠距離運輸產生的能源消耗和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