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發展的底氣硬了,名片自然就響了。對于鹽城而言,綠色能源、現代農業、美麗生態就是城市的“三大名片”,也是扛起“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擦亮“三大名片”,充分發揮自身所長,積極服務國家所需,不斷提升鹽城地位,這是鹽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提升鹽城地位,要聚焦低碳零碳,擦亮綠色能源名片。要系統開發風光資源,加快打造千萬千瓦級近海海上風電大基地,深入實施“千家萬戶沐光行動”,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加快新型儲能電站布局,不斷增強新能源消納能力。要持續拉長新能源產業鏈條,打造一批具有行業引領地位的龍頭企業,建設國際綠色能源城市。要積極推進低(零)碳產業園建設,推動能源清潔化、產業綠色化、設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認證國際化,堅持“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探索新能源示范應用場景,支持鹽城環科城創成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為全國綠色低碳發展勇探新路。要強化綜合能源保障,加速構建“風光火氣氫”一體化能源開發利用格局,打造長三角綜合能源保供基地。
提升鹽城地位,要聚焦農業強市,擦亮現代農業名片。要大力實施重大新品種創制和特色品種開發工程,在優勢產業品種上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全面做強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改革,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場地共建,探索發展鹽堿地特色農業,努力建設“東部沿海大糧倉”。要做好“土特產”文章,完善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全產業鏈,加快大豐港區糧食(食品)加工物流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預制菜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推進海洋牧場建設,持續完善“1+9+N”品牌體系,提升“鹽之有味”農產品綠色生態品質,努力建設“生態食品大超市”。要提升農村宜居宜業水平,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化國企結對服務紅色鎮村活動,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高品質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高水平打造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提升鹽城地位,要聚焦價值實現,擦亮美麗生態名片。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讓美麗生態顏值更高。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更大力度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和行動計劃,加快“生態島”試驗區、生態安全緩沖區、美麗海灣、美麗河湖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鹽城范例”。高水平辦好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打造濱海生態領域全球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濱海生態保護與綠色低碳發展。要踐行“兩山”理念,讓美麗生態價值更大。依托“世界自然遺產”“國際濕地城市”兩大國際品牌,推動特色生態景點串珠成鏈,打造“生態百里”特色風貌,積極探索濕地旅游、濱海旅游的新模式、新路徑,不斷拓展提升五條文旅產業帶,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廊道。統籌推進城郊都市休閑圈和里下河水鄉、古黃河等生態風光帶建設,推動生態康養產業全市域布局,主動對接北京、上海等國內一流康養品牌資源,建成長三角地區高端康養基地。
城市名片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是一個城市最具體、最直接、最現實的品牌。相信未來鹽城有這三張亮眼名片的加持,必然會在城市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力的地位,在新時代創造出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