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時政眼 | 13個設區市“期中成績”出爐,“江蘇班”下半程如何發力

趕在跨入八月前,徐州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發布。至此,江蘇及13個設區市的“半年報”全部出臺。

經濟大省的“半年報”向來引人注目,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江蘇交出了怎樣的“1+13”報告?

呈現在數據上,今年上半年江蘇實現生產總值60465.3億元,同比增長6.6%,經濟總量首次在上半年突破6萬億元大關。與去年同期相比,江蘇上半年GDP增量為3556.16億元,位居全國第一。13個設區市中,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四個“萬億城”蹄疾步穩,常州全速沖向“萬億之城”,連云港拿下增速冠軍……

透過半程“成績單”,上升、向好在躍動的經濟曲線中凸顯。隨著江蘇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為跑好今年“下半程”進一步明確思路打法,動員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各地間“比學趕超”氣氛愈發濃厚。

亮點頻出,“萬億之城”穩步向前

今年上半年,蘇州、南京、無錫、南通經濟發展總量穩居全省前四。其中,蘇州、南京以11458.4億元、8316.92億元的成績分列全國城市第六和第十。“穩”中求“進”成為“萬億之城”的主旋律。

先說南京,立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今年上半年,南京“科創味”十足。

一方面,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96.78億元,同比增長5.3%,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7.6%。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也超1.7萬家,同比增長35.5%,總量居全省第一。另一方面,南京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4%、2.3%。可以預見,這些投資將在下半年不斷推動南京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為其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力爭更好結果。“瞭望君”注意到,南京市委十五屆六次全會明確,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其中科創依舊擺在第一位。聚力產業科技創新,南京要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集群建設、數實融合深化。此外,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做示范,南京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

再看蘇州。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簡報顯示,蘇州地區生產總值為1145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7%,在經濟總量上反超成都,重回全國第六。

在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僅為1.9%的背景下,蘇州能交上這樣一份成績單可謂相當不易。根據“蘇州統計”發布的數據,實體經濟依舊是蘇州經濟的“中流砥柱”,其中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6910.4億元,同比增長9.3%。新興產業中,數字經濟成為蘇州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上半年,蘇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高于GDP增速5.1個百分點。

跑好2023下半場,堅定信心決心在開局之年交出優異答卷,蘇州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全力沖刺下半年,保持經濟加快回升良好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全國全省作出應有貢獻。這其中,全力穩住實體經濟底盤,培育積蓄發展新動能,是蘇州將繼續發力的兩個重點。

此外,加強經濟運行組織調度,全力穩住實體經濟底盤,著力推動服務業快速增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切實做好各項民生實事,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等,也是蘇州下半年的關注重點。

基本面向上向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列蘇南第二;創新動能加速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市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48.1%、80%;重大項目頻頻落地,28個省級實施項目投資完成率77.1%,全省第一……年中回眸,無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5.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呈現“向新向上”的發展態勢。

“瞭望君”注意到,無錫今年上半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9%,并誕生了首個萬億產業——機械行業。得益于新興裝備市場持續向好,無錫制造業核心產業競爭力和產業配套能力持續提升,增加值增長8.8%。其中,電氣機械、儀器儀表等行業同比實現增長,增幅為17.9%、8.8%,汽車制造業增長 4.4%。

  堅持速度與質量相統一、揚長與補短相兼顧、務實與創新相融合、當前與長遠相協調、發展與安全相統籌,無錫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要以重點環節攻堅突破推動經濟平穩增長,以科技自立自強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服務融入國家戰略提升城市能級,以綠色低碳轉型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促進共同富裕,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上半年,南通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關,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32.4億元,同比增長7.0%,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1.5、0.4個百分點。在南通GDP突破萬億后,這份半年“成績單”為其達成“下一個萬億”目標注入更多信心與能量。

好成績離不開產業、投資與消費的支撐。上半年,南通六大產業集群產值合計增長11.3%,帶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4%,全市在建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741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3.3億元,同比增長11.1%。

要搶機遇、挑重擔、走在前,南通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大抓招商、猛攻項目,推動投資提速擴容,狠抓重點企業、重點產業,促進供給升級、需求釋放,推進市場開拓、業態創新,強化政策賦能、服務紓困,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要統籌抓好經濟運行調度、污染防治攻堅、重點群體就業等工作,確保在開局之年交出高分答卷。

蘇北包攬半程增速前三

從增速來看,上半年,徐州、宿遷、連云港、淮安經濟增速均達到8%以上。其中,連云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9%,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省內第一。

  增速亮眼的背后,是連云港在第二產業上的厚積薄發。數據顯示,上半年,連云港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高達21.3%。這其中,連云港深耕建設的石化、冶金等臨港工業,正在開花結果,上半年石油加工業總產值同比增324.3%。同時,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瞄準創新端持續發展。

如何鞏固增長勢頭,完成全年目標?連云港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明確,下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振興縣域經濟、服務支撐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高社會現代文明程度、增進民生福祉、提升治理效能7個方面實現再突破、見成效。

上半年宿遷以8.1%的GDP增速居全省第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0.57億元。

項目的“壓艙石”作用在宿遷發展中充分展現,上半年宿遷新簽約項目386個、協議投資2645億元、平均每天新簽約項目2個左右。上半年新開工、新竣工項目分別達181個、139個,相當于每天開工一個億元以上項目,每 1.3天竣工一個億元以上項目。

對于下半年,宿遷市委六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堅持把工業強市作為重中之重,更大力度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聚焦企業產業園區三個關鍵,注重“量質效”同步提升、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個重點,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上半年,徐州、淮安GDP增速均為8%,并列全省第三。前六個月,徐州地區生產總值達4009.09億元。按照當前增速,今年徐州GDP有望突破9000億大關,朝著2025年破萬億的目標穩定前進。

徐州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徐州正處于經濟加速恢復、產業轉型升級、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期,要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咬定全年目標不動搖,切實加強經濟組織調度,多管齊下促消費穩外貿,更大力度抓好項目招引建設,千方百計助企紓困解難,持續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32.08億元,淮安將賽道鎖定在縣域經濟。7月30日召開的淮安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明確,要聚焦縣域經濟突破口,不斷夯實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義”的關鍵支撐。要通過3—5年的努力奮斗,各縣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均超過千億元大關,實現全國百強縣、百強區重大突破,各形成1—2個500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把縣域經濟這個“跑道”做強,淮安將要跑好兩條細分賽道:一是以項目突破推進工業強縣,二是以制造業貢獻提升帶動經濟總量做大。

錨定全年目標不斷發力

作為江蘇的經濟大市,常州在2022年實現GDP9550.1億元,距離“萬億城市”就差“臨門一腳”。今年,常州對“萬億”目標信心滿滿。

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常州GDP增速再次突破,領跑蘇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25.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7.0%。其中,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力,產業投資熱度蟬聯全國第一,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從動能看,新能源制造領域產值增長24.8%,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9.5個百分點。

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這一重大要求,常州咬定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目標,在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要永葆“爭”的意識、“闖”的勁頭、“實”的作風,聚力建設新能源之都,實現產業創新能力、改革開放水平、城市能級、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社會治理“六個提升”,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展現走在前、做示范的常州擔當。

今年上半年,揚州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17.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2%。分產業看,一產增加值103.44億元,增長3.8%;二產增加值1583.11億元,增長7.0%;三產增加值1730.82億元,增長5.7%。

抓緊當前、緊抓當前,揚州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提出,要重點穩定工業經濟,持之以恒狠抓有效投入,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千方百計穩住外資外貿,緊盯序時加快城市建設,攻堅抓實生態環境整治,緊緊守牢民生和安全底線,聚焦重點再發力,全力跑好“下半場”,推動全年工作創造新業績取得新突破。

GDP增長6.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6.5%、全省第一;出口增長24.6%、全省第一;技改投資同比增長61.4%、全省第一……“半年報”顯示,鹽城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多個經濟指標增幅位列全省前列。

進入“下半場”,鹽城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明確,全市上下要把興奮點聚焦到“實干爭先”工作導向上來。此次會議,鹽城亮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實踐的“四個三”工作布局:推動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產業方略轉化為強市支撐、關鍵變量轉化為最大增量“三大轉化”;擦亮綠色能源、現代農業、美麗生態“三大名片”;強化科技、改革、文化“三大賦能”;注重民生幸福指數、社會治理效能、安全發展水平“三大提升”。

“平穩”“回升”“恢復”……一組關鍵詞構成了鎮江上半年產業發展的主基調。上半年鎮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5.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總體看來,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積極向好、穩中有進,全市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謀劃下半年,鎮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提出,鎮江正處在高質量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要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力爭取更好結果。

上半年,泰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08.78億元,同比增長6.2%。泰州市委六屆六次全會分析,當前泰州正處于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期、攻堅期,必須緊盯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全力穩定經濟增長,確保全年經濟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站穩“第一方陣”。瞄準這一目標,全會劃出“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集群發展、攻堅重大項目、建設數字泰州、辦好民生實事”等5個方面的“必須”,下半年全力主攻。

東風浩蕩疾馳遠,大潮奔涌奮楫先。2023“下半場”,“江蘇班”的小伙伴們在新征程里將如何繼續一筆一畫,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珺璐 胡蘭蘭

素材來源 潮新聞 江蘇各設區市統計局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