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項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任務已有50余項落地實施
疊加雙重機遇,打造開放新高地
馴鹿生物CAR-T細胞制備車間。 受訪企業供圖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朱凱 黃琳燕
今年上半年,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制造網外貿電商平臺業務”通過國家網信辦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成為跨境電商領域全國首個數據合規出境案例,為我市數據出境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促進跨境電商行業更加安全高效“走出去”提供了實踐指引。
自去年底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我市始終堅持“為國家試制度”導向,有力有序推進綜合試點工作。目前,國務院批復的104項綜合試點政策任務已有50余項落地實施,在政策突破、制度創新、項目落地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疊加雙重機遇,制度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走進焦點科技展廳,一面中國制造網數據大屏映入眼簾:采購商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萬中國供應商、超2000萬全球買家,月均詢盤超150萬封……作為全鏈路外貿服務綜合平臺,中國制造網已成為中國外貿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梁,以及海外采購商采購中國產品的重要網絡渠道。
“國際貿易中,數據的流動是極為頻繁和海量的,我們平臺一年的訪問量有22億人次,背后是非常龐大的數據。數據合規出境是為了保護個人信息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也能幫助企業抵御經營風險。”焦點科技副總裁曹睿表示,在商務、網信等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企業成功通過了國家網信辦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江北新區投資促進和商務局局長王為華介紹,焦點科技數據合規出境案例是南京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的突破性進展,“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探索,為其他企業、其他地區提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作為全省唯一疊加“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兩大國家開放戰略的城市,南京牢牢把握機遇,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累計形成19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11項經驗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搭建跨境直播服務貿易新場景”等3個案例被評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
南京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市口岸辦主任劉永輝介紹,為強化制度創新成果對全市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南京在全國首創“FTA惠企一鍵通”平臺,服務1萬余家外經貿企業惠享RCEP政策紅利;試點出口商品綠色認證,探索突破國際“碳關稅”貿易壁壘;深化資金跨境“雙Q”試點,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帶動資金30億元,設立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
“南京獲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對企業發展來說是重大利好。”曹睿告訴記者,目前焦點科技正在研發AI數字員工,希望通過數字化手段,幫助中國外貿企業成為國際貿易環境中的領頭羊。
釋放開放紅利,企業駛入創新發展“快車道”
8月15日,馴鹿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傳出好消息:企業與信達生物共同研發的全球首個全人源BCMA CAR-T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經國家藥監局正式批準上市一個月來,已經在全國十多個省份開出首批藥方。這意味著,中國首款自主研發且全流程自主生產的CAR-T產品正式進入臨床應用。
馴鹿生物是一家成立6年的“年輕”公司,現有十多個處于不同研發階段的創新藥品種。其中,靶向BCMA CAR-T產品伊基奧侖賽注射液今年6月獲批上市,已被國家藥監局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該產品的美國臨床研究也已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準。
“在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政策環境下,企業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大提升,增強了公司國際協同創新能力,為采購全球研發物品提供了切實便利。”馴鹿生物董事會秘書林夢涵介紹,醫藥研發最擔心的就是原材料海外采購周期長、通關難、國外實驗室送檢時間長等問題,現在這些問題都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不僅加快了新品研發上市的速度,也積極推動了研發項目的中美雙報進程。
獲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南京市在科技、金融、健康醫療、司法、商務等多個重點行業領域擴大開放均取得積極進展。
以生物醫藥為例,我市加快推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協同創新,成立國家生物技術藥物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南京高新區獲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南京生物醫藥谷成功發行全國首單產業園區銀行間類REITs。同時積極推進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構建完善了“寧研通”等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體系,為落戶南京的生物醫藥企業打開發展新通道。
集成國家級試點,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
某小家電生產企業在向德國出口新型電熱水壺時,因為產品缺少歐洲地區的國際專利覆蓋,出口到德國可能被對方海關扣押、罰款。企業通過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企業江蘇數字產權交易有限公司搭建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快速獲得專利許可,在合同期內完成發貨。
“企業‘出海’過程中,知識產權糾紛比較常見。我們通過數字存證、知識產權交易等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貿易中的壁壘。”江蘇數字產權交易有限公司總裁楊鵬飛介紹,當初來南京創業正是看中了南京的營商環境和知識產權基礎,幾年來,企業得到快速發展,成為國內數字存證、數字合同、知識產權保護與交易領域的頭部企業,“打造知識產權交易融資服務運營平臺”入選國家級最佳實踐案例,“南京獲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目前,我們已經把數字存證產品做成標準化服務,下一步將進行業務推廣,幫助更多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
持續釋放的“制度紅利”,不斷轉化為南京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實支撐和集聚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力磁場。近3年,南京外貿進出口連續邁上兩個千億級臺階,實際使用外資連續3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對外承包工程規模連續11年穩居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9.6億美元,同比增長12.2%。
劉永輝表示,接下來將緊扣“創新擴大開放”,持續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集成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服務業擴大開放、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等國家級試點,深化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研究,提升市場準入水平和制度創新能力,率先構建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力爭在貿易投資、跨境金融、知識產權、國際商事、生物醫藥、綠色低碳、“兩業融合”等重點領域的項目招引、產業培育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