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繞梁,墨麟龍甲。”一塊塊太陽能光伏瓦鋪設而成的屋面,形似一片片“龍鱗”在烈日照耀下閃著光亮。最近,無錫交響音樂廳項目一段太陽能龍鱗屋頂視覺樣板憑借顏值與科技實力出圈、圈粉無數。
據了解,建成后的無錫交響音樂廳主廳屋頂上,將鋪設上萬塊這樣的“龍鱗”光伏板,可實現年發電量12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79噸/年、二氧化碳減排1043噸/年。這也是“龍鱗”屋頂在建筑業的首次使用。
競速新能源風口賽道,無錫是有歷史底蘊的。光伏產業在無錫已經有20多年歷史。以無錫尚德為標志,無錫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硅材料、電池及組件、光伏設備制造、零部件配套、光伏電站、專業檢測和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鏈和穩定的供應鏈。也為中國光伏產業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如今,江蘇無錫積極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聚焦風、光、鋰、氫及儲能產業,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優秀企業,推動新一代光伏、動力電池等綠色低碳產業集聚發展、全面起勢。
從光伏瓦到鈉離子
新品類有新機遇
“龍鱗”屋頂樣板安裝的光伏瓦是由極電光能與中建八局共同開發的一款BIPV鈣鈦礦光伏瓦產品。自2020年4月落戶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極電光能深耕鈣鈦礦光伏、光電產品的研發制造,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150MW鈣鈦礦光伏產線。預計2023年4月,極電光能全球首條GW級鈣鈦礦量產線將正式啟動建設。
不久前,錫山區鈉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也迎來新機遇:江蘇無錫(錫山)鈉電產業園揭牌成立,雅迪、新日等知名電動車品牌相繼推出裝載鈉離子電池的兩輪電動車,這都成為錫山立足兩輪電動車行業優勢、搶占鈉電產業發展新賽道的具體舉措,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
“新動能”跑出跨越趕超加速度
走進位于環科園的中建材(宜興)新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元的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項目建設火熱,建成后將成為行業首個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雙碳示范工廠,預計年產值可達30億元。
產業向“光”而行,布局多點開花。目前,宜興光伏產業形成了覆蓋上中下游、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眼下,宜興“3+3+N”現代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宜興市委書記封曉春介紹:“宜興將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元宇宙、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
在濱湖,不斷向上“生長”的光子芯谷創新中心(一期)項目進入建設加速期,今年10月便可完成主體封頂。為發展新一代光子科技產業落地,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于2021年12月落地濱湖區,在此契機下,光子芯谷創新中心正式進入投資建設。研究院率先在無錫布局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
新能源產業是市場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也是實現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據了解,無錫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拔節生長,去年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550.72億元、增長 24.16%,今年1-5月實現營業收入701.05億元、增長 31.2%。
位于梁溪區的市政新能源光儲充旗艦站,是全省首座集光伏、儲能、液冷超充、放電于一體的智能超級充電站,不少市民都喜歡來這里充電;
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里,許多產業創新要素正導入無錫、布局無錫;
在江陰碳中和科技產業園,遠景動力江陰電池制造基地二期項目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即將投產……
新能源,正在無錫風生水起。而新能源賽道事關上百萬億投資,長坡厚雪,一切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