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體育局發布《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系統梳理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對江蘇加快推進體育強省建設進行部署。(9月14日人民日報)
體育關乎人民幸福和民族未來,為我們帶來身體的強健、意志的剛強、民心的凝聚,進而振奮民族精神、提升國家實力。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實踐,當然離不開體育強省的標志。實施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就是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匯聚強大動力。
江蘇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也是體育大省。近年來,江蘇深入實施體育強國戰略,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步伐。以加快建設體育強省為主線,全面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青少年體育蓬勃發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體育賽事“燃動”江蘇大地;競技體育更開放、更多元,江蘇健兒以拼搏之姿,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競技體育實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體育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發展,展現了充沛的發展活力,體育產業總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江蘇體育為全省人民“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提供堅實支撐和強大動力,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圖景。
今天的體育,不只是賽場上的爭金奪銀,更是體育機制、體育產業和全民體魄的全方位發展,已成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看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看一個國家人民是否安居樂業,體育是一個重要而又清晰的維度。民不聊生的國家鮮有體育事業的驚艷成就。建設體育強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增強體育事業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把滿足人民運動健身需求作為建設體育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點燃全民運動熱情,引導帶動更多人參與體育運動,讓江蘇真正成為一個經濟、體育各個方面名副其實的“蘇大強”。
體育強省,體育產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項目,作為經濟大省、制造大省的江蘇,在面對內外形勢挑戰,實施經濟轉型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新賽道,需要以體育之名,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以體育產業賦能多元發展。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在體育產業方面,提出要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引導擴大體育休閑消費,培育發展數字體育經濟。到2025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200億元。就需要不斷創新體育產品供給機制,提升體育產品供給質量,在發揮體育產業對于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不斷破題前行。尤其是發揮制造業優勢,壯大體育產業市場經營主體,形成涵蓋體育用品制造、健身休閑、中介服務、競賽表演、培訓教育、場館服務等門類的體育產業體系,不斷提升體育產業對全省GDP的貢獻率,以體育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體育強則國家強,國運興則體育興。 讓我們以落實江蘇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乘勢而上,砥礪前行,奏響體育強省建設最強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江蘇體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