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走在前 做示范|擁江而立、跨江爭先,奮力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得好上加好

到2025年實現工業開票過萬億元、“十五五”期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元!近日,揚州市召開產業科創名城建設推進會,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出臺《加快建設制造強市行動方案》《揚州市六大主導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舉行了航空科技揚州實驗室揭牌儀式,發布了揚州產業地圖、科創載體地圖及人才公寓地圖,24個項目簽約,吹響“大干三五年、奮力過萬億”的強勁號角。

昂揚激情與斗志,揚州一以貫之抓產業、一刻不停抓發展,今年1—8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4%,均位列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4.2億元,同比增長11.3%,增幅連續15個月居全省第一。

“我們錨定‘主航道’、提升‘硬實力’,干在實處、奮進未來,真心實意抓好產業科創,真金白銀投入項目建設,真抓實干推進高質量發展。”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說,將始終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全面落實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部署要求,奮力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得好上加好、越來越好。

激揚爭先之志,扛起“好地方”使命擔當

鳥瞰長三角,處于長江運河、長江淮河交匯處和“一帶一路”交匯點的揚州猶如一顆璀璨明珠,自古以來就是連通東西、輻射南北的樞紐。唐代揚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東方四大商港之一,清代揚州更是成為全國漕運樞紐和最大的鹽業行銷中心。邁入新時代,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殷切期望的“好地方”,揚州牢記囑托,秉承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的格局和胸懷,扛起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中走在前列。

一艘觀光船駛過古運河灣。新華社資料圖

一艘觀光船駛過古運河灣。新華社資料圖

盡管經濟體量在全省居中,但揚州決不甘居中游,全市上下以力爭上游、勇爭一流的姿態在現代化新征程中破局起勢。在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聚焦產業科創名城建設、爭做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示范,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爭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范,聚焦生態宜居名城建設、爭做魅力中國·水韻江蘇建設的示范”目標的基礎上,揚州市深刻領會、全面把握“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賦予建設“三個名城”、爭做“三個示范”新的內涵:圍繞科技自立自強,著力建設創新和人才高地;圍繞強鏈補鏈延鏈,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服務新發展格局,著力建設雙向開放節點城市;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圍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著力建設更具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圍繞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著力建設市域治理示范城市,一步一個腳印把總書記描繪的“新藍圖”、明確的“路線圖”變成“施工圖”和“實景圖”。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202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5億元,居全省第7位、全國城市第37位,分別比2015年前進1位、3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5.5萬元,躋身全國城市20強。在工信部2022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中,揚州位列第33位、較2018年提升18位,在長三角41個城市創新生態排行榜上,也首次進入前10位。

激活工商基因,夯實現代化產業根基

今年以來揚州的項目建設進展喜人:1—8月,全市新開工制造業重點項目153項,同比增加55項,提前4個月完成全年目標;18個列省重大項目全部開工,已完成年度投資的94.4%;市級重大項目開工率達94%、投資完成率達71.9%。為揚州實現現代化建設良好開局、也為“大干三五年,奮力過萬億”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古以來,揚州的發展脈搏中始終流淌著個人立業、家庭興業、全社會創業的工商基因。歷史上的揚州,乘水運交通之利、舟楫之便,借助鹽業經濟、手工業、商貿業的發展,創造了興盛于漢、鼎盛于唐、繁盛于清的三度輝煌。上世紀90年代,揚州制造業呈現“八龍齊舞”的盛況,70多個產品成為全國的“單打冠軍”,創造了規模經濟發展的“揚州現象”。

賡續工商基因,書寫產業科創名城新的榮光。黨的十八大以來,揚州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立市之本、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能,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等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迅猛,到去年底,全市“四上”企業突破1.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700家。踏上現代化新征程,市委、市政府聚焦13個重點優勢產業集群,持續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提速、占比提高、效益提升。兩年來,全市工業開票銷售凈增1779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8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突破51%。

“錨定產業科創名城建設‘主航道’,我們確立了‘6群13鏈’先進制造業體系,鞏固提升‘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6大主導產業集群,攻堅突破‘航空、工業母機及機器人、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等13條新興產業鏈。”揚州市市長潘國強表示,將落實創新強基、轉型升級、招商強鏈、壯企強企、布局優化、治理創優6大行動和22項具體任務,將揚州打造成為長三角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產業為舟,創新作槳。揚州堅持產業科創與科創產業雙向發力,積極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協同并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4月份,先后成功舉辦2023中國科創投資峰會和首屆氫能發展大會,簽約落戶總規模80億元的8只產業基金,以及6大類31個、總投資307億元的氫能產業鏈項目;9月份,舉辦第十六屆國際汽車輕量化大會,70多家汽車企業和500多家配套企業及高校科研院所參加。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10家域外創新中心設立運營,“航空谷”開工建設,航空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

突破“居中思維”,向第一看齊、向一等看齊,比學趕超、競相爭先,已成為全市上下的主旋律。市委每月下旬召開書記工作會議,市政府每月初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暨服務基層現場辦公會,推動各板塊、各部門在發展大擂臺上賽業績、比高低。每兩月一期推出融媒體問政節目《政事面對面》,各板塊黨政主官和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現場接受群眾和媒體發問、追問,市委辦督查室跟蹤督辦,媒體跟進報道整改進展,確保群眾反映問題限時整改。1—8月,寶應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5.4%、其中稅收收入增長66.9%,穩居全市第一;經開區工業投資增長48.3%、出口總額增長13.7%,增速全市領跑,沿江、沿河板塊呈現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態勢。

產業強則城市強,創新有活力則未來有希望。揚州正按照“定3年、謀8年、展望13年”思路,到2025年,打造形成3個規模超2000億元的地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5%以上;到2030年,產業科創名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創新核心指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成為長三角有競爭力的產業科創高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到2035年,主要科技創新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前列水平。

激蕩古今氣象,彰顯新揚州獨特魅力

揚州是一座既古樸典雅、又年輕時尚的城市。“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古運河畔的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考察,稱贊揚州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并賦予揚州‘讓古運河重生’的重大使命。我們將堅決扛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任,持續推動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悠遠的文脈傳承在揚州煥發新生機、綻放新光彩,讓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在揚州交相輝映,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扛起揚州擔當、展現揚州作為。”王進健說。

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新華網資料圖

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新華網資料圖

作為中國大運河原點城市、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努力在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走在前列。今年8月,一年一度的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世界運河之都”揚州舉行,圍繞千年運河城的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揚州引進打造的“大運之舟”沉浸式文旅街區、“十里外灘”運河文旅提升、大運河主題沉浸式游樂園等54個新文旅項目現場簽約,運河沿線文旅新產品、新地標持續豐富迭代。如今走進揚州高品質打造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三灣核心展示園,古代與現代、傳統與時尚交相輝映。這里不僅可以品茶、餐敘、開派對暢享自然生態,還可以體驗揚州玉雕、漆器、雕版印刷等非遺項目。

城河共生、城興河興,運河與城市“雙向奔赴”。揚州古城是運河文化的承載體,如今正演繹著在現代文明中重生的蝶變故事。今秋,由皮市街和廣陵路新形成的“廣陵古城游”片區一批新打卡點亮相:清代二分明月樓修葺一新對外開放,周邊形成了網紅市集;初創于明代的梅花書院如今茶韻飄香,成了網紅茶室;清代鹽商住宅賈氏庭院經修復,成了年輕人文創團體交流的聚集地。古運河為揚州帶來的悠長文化,在古城里與現代文明碰撞融合,增添古城“顏值”同時,更成為吸引年輕游客紛至沓來的“流量密碼”。隨著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有機更新八大專題行動的落地實施,古城老街舊巷等更新試點區域已散發出新時代的氣息。

文化為魂,旅游為體,文化與旅游消費的融合發展讓古老的城市噴涌年輕的活力。千年瓜洲渡,今朝眾樂園。位于古運河入江口的揚州古鎮瓜洲,今秋聲樂與歡呼激蕩,揚州瓜洲音樂節的舉辦,將青春時尚的氛圍瞬間拉滿,兩天里超6萬名樂迷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讓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江岸綠洲躍起青春的律動。圍繞文體旅深度融合,揚州近年來與頭部文旅企業合作開發了瓜洲、灣頭、邵伯、“七河八島”、棗林灣等文旅片區,不僅打造出一批文體旅融合新場景、新地標,更讓古揚州“夜市千燈照碧云”的商貿盛景重現。中國早茶節、淮揚美食節、啤酒節、咖啡文化節等富有揚州文化特色的文旅消費活動,解鎖了更多消費新路徑、新模式、新場景,“白+黑”全天候暢享、“食+住”多業態發展、“陸+水”全范圍覆蓋,成功豐富了“游在揚州”的打開方式。今年1-8月,揚州全市58家A級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183.26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37.69%;全市累計接待過夜游客760.17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1.88%。

從歷史中一路走來的揚州,正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徐徐展現更加令人向往的生動圖景。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孫勁松 張晨 張韋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