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蕩堤防達標和岸線生態修復工程三期 (受訪者供圖)
潮涌長三角,奮楫正當時。四年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這片神奇的熱土,總在創造著無限的可能。
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1月,示范區正式揭牌,由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組成的這片熱土正式告別“單兵突進”,開啟了“手牽手一起向前走”的新征程。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示范區建設四周年,也是示范區完成一輪三年建設并步入“新三年”建設的關鍵一年。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這片滬蘇浙交界處的“試驗田”,四年來,示范區建設呈現出哪些新景象?示范區如何作出示范?
向“綠”而行,奏響“綠色協奏曲”
10月,微風輕拂,太浦河面波光粼粼。在太浦河畔,矗立一座鐫刻著“吳根越角”四個大字的地標,地標印有滬蘇浙界線三交點的示意圖,長三角的物理原點就在這里。
江南意象、水鄉基因、藍色珠鏈……位于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中心區域水鄉客廳,以長三角原點為中心,是由兩省一市共同打造的體現示范區生態綠色理念的功能樣板區,是長三角一體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制度創新試驗田。
在滬蘇浙兩省一市的水上交界處,水鄉客廳核心項目方廳水院建設現場一片火熱。一院跨三地,連通滬蘇浙。今年5月,方廳水院項目正式開工,預計2024年年底完工。屆時,這里將成為全國首個地跨兩省一市的標志性建筑。
登上工地棧橋,目之所及,河水清澈見底,幾艘小船緩緩駛過,陽光下一兩只離群的夜鷺獨自踱步。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將生態綠色的低碳理念融入了小院建設的方方面面。”示范區執委會生態規建部副部長劉群星介紹,方廳水院項目打造綠色建筑群,將設置光伏、集中供能、節水裝置、雨水回收裝置等節能環保設備,以近零碳為主要目標,節能率爭取達到85%—90%,整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量每年約400萬千瓦時,節碳約2500噸。
在距離方廳水院幾公里外,位于滬蘇交界處的元蕩,猶如一塊綠寶石,鑲嵌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元蕩湖邊,岸邊栽種的粉黛亂子草,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元蕩曾經是淀山湖的一個湖灣,后因蘆葦灘封淤,成為獨立湖泊。2020年,青浦區與吳江區共同啟動元蕩堤防達標和岸線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共謀一個項目、共建一批機制、共繪一張藍圖、共商一套標準、共推一份計劃。這是示范區首個跨界湖泊濱水岸線生態修復項目。目前,這一修復方案已經進入到三期工程。
“這里真是大變樣了!”60歲的王國慶生活在附近,他說,以前元蕩水質污染嚴重,河道垃圾淤積,經常有股難聞的臭味,而現在,元蕩的面貌煥然一新,成了當地人晨練散步的好地方。
58歲的攝影師老王早早就架起了相機,“我是老常客了,在這里每次都能拍到很多大片!”老王驕傲地展示著他拍攝的各類珍稀鳥類。
熙熙攘攘的游客、岸邊散步的居民、老王的“長槍短炮”是元蕩生態環境改善的最佳代言人,也是長三角示范區以生態綠色為底、提升幸福成色的生動注腳。
青浦區水務局副局長陸曉峰說,項目方在湖濱岸線50米的范圍內打造了一片水下森林,在岸上還有100多畝的改善濕地,原本200多畝高密度養殖的魚塘,也被改造成了生態養殖地,針對原本的苗木,做到大部分不砍不伐,并新增種植約8800棵喬木,改善整體環境。后續,元蕩修復項目組將進一步探索“生態+”模式,打造一個萬頃碧波、百里畫廊的世界著名湖區。
在長三角示范區各部門的努力下,示范區的生態環境正在持續改善。2022年,示范區地表水優Ⅲ類斷面比例較2019年提升21.2個百分點,太浦河水質連續三年年均值穩定在Ⅲ類,淀山湖、元蕩等重點跨界河湖水質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AQI優良率較2019年提升4.9個百分點,自然生態質量狀況保持穩定,生態功能基本完善,特別是鳥類等珍稀物種的種類有所增加。三年來示范區GDP年均增長7.4%,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產業集聚,激蕩發展新動能
四年來,長三角示范區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吹動區域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不少龍頭企業加速落地,城市與企業雙向奔赴,演繹一段段精彩的“相互成就”,共同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在蘇州吳江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走進基地車間,尖端的智能化設備正進行著拉膜、收卷、分切等操作,各種規格的薄膜成品整裝待發。
而一年前記者來到這里時,只有一片水面、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和幾塊簡易的效果圖展板。僅僅一年,這片區域已然發生巨變。
“在我們示范區,有一句話叫‘拿地即開工!’目前我們一期生產線已經投產。”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相關負責人、江蘇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鞠金虎介紹,該項目是全世界聚酯薄膜行業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項目,規劃建設新材料國際貿易中心、新材料研發中心及新材料生產中心三大功能綜合體,一期項目的12條生產線中已有6條投產試運行,一期項目全部投產后,產值預計在50億—100億元。
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等龍頭企業的加速落地,讓這片沃土化身“引力場”,一批批優質企業項目紛至沓來。“我們的客戶主要是長三角客戶,還有珠三角客戶。很多企業看到我們落地吳江以后,也向我們咨詢,看看能否將分廠建在這里。”鞠金虎透露。
平板電腦、公交站牌、工作牌、鬧鐘……關于電子紙的應用,你或許還可以更大膽地想象。
10月17日,走進浙江東方科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隨著一塊塊展板的生動展示和董事長周愛軍的介紹,大家備受震撼,原來電子紙存在于生活點滴之中,而這個材料,大部分都生產于東方科脈。
自2018年東方科脈與嘉善西塘鎮成功簽約,5年來,東方科脈從最初的投資1650萬元和年產值2000萬元開始,發展到2022年年產值超7億元。目前,東方科脈已成為全球電子紙產業鏈核心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紙模組供應商。項目落地以來,東方科脈以嘉善生產基地聯動青浦研發中心、蘇州區域銷售中心,不斷優化示范區內產業鏈布局。
“當初選擇落戶嘉善,就是看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磁力效應’,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沒有錯!”周愛軍坦率直言,“長三角區域營商環境好,對于我們企業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一有困難都會幫忙解決。今年3月,企業投資建設的總部基地項目竣工投產,可年產智能物聯網電子紙1億片。”
在示范區,電子紙領域除了有東方科脈這一龍頭企業牽引,其他電子紙產業也將成群結鏈。今年4月,在2023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聯合招商引資對接會上,電子紙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項目簽約,基金項目總投資10億元,將引進電子紙產業鏈企業,服務當地企業在產業鏈上的供需能力,打造全國最大的電子紙產業集聚地。
一批批龍頭企業蓄勢發力,一批批新興產業加速落地,一條條生產線快速運行……在產業的加持下,示范區的美好前景顯露無遺。示范區已集聚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人才計劃支持人才超過300人,合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9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7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已經形成了裝備制造、紡織服裝、新材料、電子信息四大千億級產業,以及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三大百億級產業。
互聯互通,打造民生“幸福圈”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是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一線連通三地,是滬蘇浙三地人民的共同期待。
“咚、咚、咚”,10月16日,在滬蘇嘉城際鐵路青浦新城站,工人們在進行盾構預制拼裝。青浦區建設管理委副主任耿偉榮介紹,青浦新城站目前正在進行二期交改工程,項目建成后,在該站點內將實現上海示范區線、規劃嘉青松金線和軌道交通17號線三線同站換乘,滬蘇嘉三地之間通勤時間將縮短在45分鐘之內。
“滬蘇嘉城際鐵路是推進滬蘇浙兩省一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標志性工程,更是一項民生工程。”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青浦新城站項目負責人周煒說,鐵路通車后,三地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沿線居民可以實現點到點快速出行,吳江直接乘車到青浦,不必再繞道虹橋樞紐,示范區相鄰組團之間30分鐘可達,至虹橋樞紐45分鐘可達,進一步增強上海、蘇州、嘉興1小時生活圈活力,實現長三角交通出行的“同城化”。
10月17日一早,吳江市民王阮就來到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青浦分院就診,“上海這里醫療資源很不錯,離我們家也特別近。”在王阮看來,這座醫院的建成對于“長三角人”是實打實的好消息。
執行院長朱曉勇介紹,自今年8月試運行義診以來,醫院日均接待患者150余名,服務患者覆蓋蘇、浙、皖等長三角地區,啟用初期,醫院開設圍產醫學、建大卡、婦科、中西醫結合婦科、乳腺科、宮頸科等門診,讓示范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國頂尖的婦產科醫療服務。
“患者自述近期內出現胸悶氣急,從心超來看,該患者左心室增大……”在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遠程門診內,一場跨越60公里的遠程診斷正在進行。“以前去上海看個病很折騰,現在有了這個遠程門診,足不出戶就能接觸到優質醫療資源。”在屏幕一側,患者朱阿姨頻頻點贊。
通過互聯網技術,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對接了上海中山醫院、浙江嘉善醫院、江蘇吳江醫院以及青浦區等長三角示范區內各醫療機構。相應地區居民能獲得相同條件的診療服務,各診療機構間也可共享患者信息。
“帶著父親來上海看病,只要在App上操作幾下,不僅可以免備案到醫院直接刷異地醫保卡看病,還能在互聯網醫院實現復診直接結算。”68歲的李國強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10月20日,李國強的女兒李芳在位于上海市青浦區的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首次體驗了跨域“信用+醫療”服務后,直呼方便。
醫療服務一小步、民生健康一大步。四年來,示范區執委會將醫聯體建設作為一項制度創新穩步推進,先后成立了示范區中醫醫聯體、示范區婦產科醫聯體、示范區糖尿病足專病聯盟等,為轄區居民帶來實打實的便利。今年3月,“先診治、后繳費”的跨區域“信用+醫療”數字化應用服務場景在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蘇州吳江永鼎醫院、嘉善縣第一人民醫院試點落地。當市民在醫院就診環節付費時,醫保部分由醫保賬戶實時結算,自費部分由“信用就醫”額度進行自動支付,可在診療結束后統一還款。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許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