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潮平兩岸闊,同心共創美好愿景——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側記

初冬,寒潮過境,揚子江波光粼粼,天空湛藍。

11月14日,以“新格局中融合發展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10周年年會在南京開幕。800多位兩岸企業家和各界人士在此相聚,熱烈討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路徑,探討新發展格局下,共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道。

同行十載,兩岸合作成果豐碩前景廣闊

兩岸企業家峰會發端于南京,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走過10年歷程,為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在致辭中回顧了峰會成立10年來兩岸在各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

10年來,兩岸經貿合作收獲滿滿。貿易總額接近翻倍,由2012年的1689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3196億美元,實際使用臺資累計增至720億美元。峰會堅持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走深走實,積極促成臺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企業到大陸投資設廠、增資擴產,推動兩岸金融合作、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臺企產品獲得大陸市場準入等。10年來,大陸密集出臺惠臺政策,先后發布“31條”“26條”“11條”“農林22條”等措施。峰會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完善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協助推動臺胞臺企同等待遇落地落實。10年來,兩岸企業家峰會合作模式不斷創新拓展。峰會支持臺胞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五年規劃”重大項目和綠色低碳專項行動等,創新舉辦兩岸專業論壇,組建若干產業聯盟,促進兩岸企業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著眼未來,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表示,面對復雜多變的新發展格局和當前經貿關系的嚴峻挑戰,兩岸產業合作和貿易往來持續擴大的長期趨勢并未改變。希望兩岸產業界敞開胸懷、精誠合作,充分把握兩岸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契機。

劉兆玄表示,近年來,大陸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致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產業科技創新和供應鏈自主,其中蘊含巨大的新商機,也為兩岸企業攜手合作、共創新局創造了契機。作為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峰會有責任協助臺商尋找新的出路、把握新的機遇。建議臺商調整過去“代工出口”模式,緊跟內需市場,強化與大陸企業的供應鏈關系,更好發揮臺灣在數據中心、伺服器、5G通信設備零組件、工業互聯網、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競爭力。建議設立兩岸產業合作平臺,并在兩岸相關行業協會和臺商組織間設立常設機制,推動雙方常態化、持續性的交流和對接。

共迎挑戰,筑牢兩岸經貿融合發展根基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經過多年努力,海峽兩岸經濟基本形成互補互利的經貿格局。深化兩岸經貿合作,協同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共同應對國際貿易挑戰,成為兩岸眾多經濟界、企業界人士的共識。

充分利用大陸市場腹地,找到轉型升級新方向,臺灣企業對此充滿期待。“產業融合,應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先行軍。”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談道,針對臺灣長期面臨的經濟結構調整緩慢等困境,建議臺商通過大陸市場發展規模經濟,實現優勢互補、產業共贏。去年4月,他和一些臺灣企業家拜訪中國材料總公司,圍繞新材料、新運營模式等方面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在江蘇的調研考察,他認為,未來臺灣與江蘇可以圍繞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鄭振清出生于福建廈門,過去10年間,他頻繁往返于大陸與臺灣之間,深入兩岸企業考察調研。他始終認為,兩岸一家親、產業融合發展必將打破一切阻力。“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蘇臺企業家應當深化兩岸合作,依靠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鄭振清梳理發現,近年來,在大陸獲批準的臺灣項目穩步提升,廣大臺商對大陸充滿信任且有很高的期待。他聚焦大陸10個省份進行跟蹤研究發現,2018年以后,10個省份共出臺624條融合發展政策,分類清晰,包括產業政策、社會融合政策、公共服務政策等,這三個類別以產業政策為引領,帶動對臺的融合與公共服務,落實和細化各項惠臺政策,從而堅定更多臺商臺胞投資大陸的信心。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自生效以來,不僅造福臺灣同胞,也激勵了臺商在大陸擴大投資的意愿,給兩岸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峰會上,不少與會嘉賓熱切呼吁兩岸推進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表達了深度融合的強烈呼聲。

“ECFA簽署之后,兩岸之間步入大交流、大合作的黃金時期,這個協議可以說是兩岸關系的重要紐帶。”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介紹,ECFA不僅促進了兩岸貿易的增長,也使臺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提升,同時帶動兩岸經貿合作深化,提升了臺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尤其使臺灣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收益甚多。期待兩岸進一步用好兩岸企業家峰會這個平臺,共同建立經貿對話機制,加強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曹晉麗在談及臺企如何更好融合新發展格局時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經貿融合發展的根基。融入“雙循環”、擁抱大市場是廣大臺企臺胞的熱切期盼,也是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最佳途徑。相信峰會與廣大臺企臺商在未來會堅持“九二共識”,堅守民族大義,積極主動推動兩岸貿易和平發展。

以融促榮,產業協同釋放合作新動能

產業融合究竟怎么融?往哪個方向融合?峰會代表見仁見智,創意迭出。

艾德克斯電子(南京)有限公司(ITECH)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致力于為全球電力電子、汽車電子及新能源等產業提供精準穩定的測試解決方案,擁有140多項自主創新產品。公司CEO張順龍說,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公司的外銷產品也受到一定影響,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壓力增長。“一方面,我們抓住新發展格局的機遇,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謀求與大陸企業的深度合作、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增資擴能,加大研發投入和力量,在科技創新及開發新品方面力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希望能夠通過兩岸企業家峰會這個平臺,與更多大陸企業相識相交,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本次峰會不僅為兩岸企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機遇,更見證了實實在在的成果落地。兩岸新能源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4家企業發布供需信息,5個新能源產業對接項目簽約。其中,常州臺企大茂偉瑞柯車燈有限公司與北汽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簽約新能源汽車照明系統合作項目。

大茂偉瑞柯車燈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總監朱建州說,此次峰會給行業帶來更多機遇,“臺資企業在電子工業、軟硬件方面有獨到優勢,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發展,電子產品需求增加,與臺灣地區原有的產業優勢相契合,這是兩岸經濟合作的良好契機,同時臺灣地區早期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有一定經驗積累,兩岸融合發展可以更好地深化合作關系,提升經濟互聯,實現共創共贏。”朱建州表示,希望通過峰會平臺找到合適的下游供應鏈資源,通過合作與大陸企業實現更加穩定的供應關系,增加公司產能。

從融合中獲益的不僅是臺企,還有廣大大陸企業。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節能環保板塊領軍企業。2017年以來,通過兩岸企業家峰會等紐帶,逐步與臺塑集團、中鼎集團、臺灣水泥等臺灣地區知名企業建立良好交流溝通機制。在兩岸共同努力下,龍源環保憑借30年來積累的工程經驗及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在深化改革過程中逐步培育的專業化、市場化能力,將核心產品技術和服務成功應用于臺灣地區市場。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俊彪表示,未來將尋找更多契機,將國家能源集團的產品及技術服務應用于臺灣地區市場,為臺灣帶來更清潔能源,營造更美好環境。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瀏 李宗長 朱娜 王夢然 王靜 錢盈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