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新江蘇訊(記者 徐春暉 王心婷 攝影 郎從柳)集市里人頭攢動,攤位上融入網絡普法元素的惠山泥人、木版年畫、馬莊香包等非遺產品受到游人熱捧。4月25日,“全國網絡普法行·江蘇站”媒體采風團來到無錫梁溪區惠山古鎮,沉浸式體驗“E起國潮”網絡普法市集,感受非遺文化與網絡普法的奇妙碰撞。
剛踏入惠山古鎮的入口處,就能拿到工作人員遞上的集章卡。網絡詐騙視力表、探普法情景之謎、反詐宣傳小貼士......六個網絡普法點分布在景區各處,正等待被探索發現。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E起國潮”網絡普法市集。非遺產品、活字印刷明信片、創意咖啡,每個特色主題攤位上都巧妙嵌入了網絡普法的宣傳標語。
惠山泥人高級工藝美術師陳雷正在將全國網絡普法行活動的主題“e法e同行,護航新征程”畫在泥人手持的對聯上。“這是一對定制款的阿福阿喜,希望大眾能夠喜歡,同時也提醒他們要時刻提高網絡法治意識。”無錫本地咖啡店80良品主理人王陶也帶著自己的特色咖啡來到現場。“我們將咖啡和網絡普法巧用諧音組成標語,印在咖啡杯上,如‘普法意式,啡常洗腦’,想用這種有趣的方式讓大家增強法律素養。”
逛完市集,順著青石板路在古鎮中行走,醒目處能看到各類網絡普法宣傳標語,在繡嶂街角涼亭、大隱書局、泥人博物館、家風館等點位可以集章領取宣傳折頁,還能近距離觀看網絡普法情景劇,回答相關問題后即可領取定制獎品。
網絡普法如何做到可看、可聽、可學、可用?無錫以惠山古鎮為樣板,給出了答案。常態化開展網絡普法市集,以普法展示中心為核心,在景區內設置多個點位,串珠成鏈一步一景,通過場所與活動的無縫嵌入,營造出“沉浸式”宣傳氛圍,實現從“古鎮風景”到“普法場景”的轉變,將法治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